今古文创

2020, No.8(08) 17-1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大江健三郎文学体现出来的“希望性”——以《拔芽杀仔》《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为中心

成晓琳;

摘要(Abstract):

大江健三郎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文学界掀起了研究大江文学的热潮。大江文学主要以"残疾儿的共生""原爆问题"等为核心,此外,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希望性"也是贯穿大江文学的主题之一。鲁迅先生对大江健三郎的一生有很大影响,鲁迅的《故乡》以及小说中关于"希望"的话语,更是让大江对"希望"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内心也一直有"希望"这样的星星之火,所以大江文学作品里的"希望性"是有迹可循的。纵观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大江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是在绝望中不断寻求"希望"的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大江健三郎;希望性;鲁迅;存在主义;再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成晓琳;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