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创

文学评论

  • 浅析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主题意蕴

    孙逊;

    1985年发表的《透明的红萝卜》对莫言来说意义非凡,这部中篇小说奠定了其文学创作的基础,融汇其真切的情感体验,是莫言亲身经历的投影。莫言用诚挚的情感、奇特的书写、魔幻的情思为读者打开一幅神秘画卷,引导大家去探究那根"透明的红萝卜"背后潜藏的深层意蕴。

    2021年15期 No.6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浅析李传锋《白虎寨》中的女性形象

    张东;

    李传锋是恩施籍的少数民族作家,曾两次获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白虎寨》中,他以男性视角谱写了一首"土家山寨的新农村建设之歌",塑造了一批带领白虎寨脱贫致富的返乡土家族女性形象,她们有着土家人勤劳质朴的品质,有责任、有担当、敢爱敢恨,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画廊增添了土家族女性形象。

    2021年15期 No.63 6-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平凡的世界》: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

    卫永恒;

    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中,路遥和他的一系列作品成了独特的风景。他固守传统现实主义,深入现实生活,为读者奉献了一部贴近大众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文学作品也逐渐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平凡的世界》的追捧与喜爱。本文将《平凡的世界》作为现在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的价值展开探讨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2021年15期 No.63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浅析老子循环论在《红楼梦》中的架构作用

    杨镍玮;

    老子的循环论认为万物受规律的支配,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环形运动过程,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红楼梦》为例,从其内在的故事结构主线以及外在的人物塑造两方面入手,浅析老子循环论对《红楼梦》的架构作用。

    2021年15期 No.6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生态意识

    陈园园;

    许多人认为海明威作品围绕战争与死亡,一向以硬汉为书写对象,因此海明威对女性存在歧视。但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重新审视海明威的作品,会发现他支持、怜悯女性,其作品含有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的成长历程,以及作品中主人公乔丹和玛丽亚的亲密感情,就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概念进行分析,管窥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所展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揭示海明威的女性生态意识。

    2021年15期 No.6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浅谈杜甫的“伤春”心理及其诗史意义

    高代演;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诗人,作品众多且流传千古,成了历代文人传颂的对象。杜甫在作品中,既有表达对国家衰乱的担忧愤懑之情,又有寄情山水赏花观叶的悠闲,大自然的百花齐放、争相斗艳都引起了杜甫的关注与喜爱,由此可见杜甫对大自然的变化有着强烈的情感。在杜甫的作品中,经常可以从诗句中感受到伤春之感,这是杜甫对于某种特定事件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反应,绝大多数都表现出了感叹时光飞逝,对现状不满的情感。杜甫的作品中表现出的伤春心理对当前我国文学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1年15期 No.63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壮族《传扬歌》的思想精髓及时代价值

    刘亲荣;苏冬胜;

    壮族《传扬歌》是壮族人民传播伦理道德的长诗,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精髓对今天构建和谐家园、促进民族团结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年15期 No.6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佐藤春夫《南方纪行》中的中国认识

    于雪梅;

    1920年29岁的佐藤春夫因情场失意而陷入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后应中学时代朋友的邀请开启了台湾之旅,后又穿过台湾海峡,来到了福建的厦门、鼓浪屿、集美、漳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旅行。根据此次经历,回国后陆续发表了《日月潭游记》《南方纪行》《女诫扇绮谈》《星》《蝗虫的大旅行》等作品。本文立足于佐藤春夫在《南方纪行》中对中国人形象的建构、自然风光的描写、中国时事的评论三个方面来探讨佐藤春夫在作品中所表露出的中国认识。

    2021年15期 No.63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文学研究

  • 诗文革新运动与苏轼词体创作互动研究

    普翠灵;吴丽;

    诗文革新运动作为北宋文学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对文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轼既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军人物,又是为词体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词人,将二者自然地衔接起来,本文通过对诗文革新运动与苏轼词体创作内的互动分析,探讨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1年15期 No.63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浅析韩愈“气盛言宜”的文气论

    韦思羽;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概念中,"气"因与文学的关系非常紧密而备受评论家们关注。韩愈受孟子"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说的启发,吸收儒家将"气"与主体人格相连的思想,提出了"气盛言宜"的文气论。本文将探讨韩愈此论的具体内涵、韩愈本人著文时对此论的回应以及他的文气论对后世乃至今日的影响和启发。

    2021年15期 No.63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 浅析《庄子》中人性与神性的辩证关系

    邓芗子;

    先秦说理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庄子》在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维度,它既代表了庄子本人的处世哲学,同时也是其所向往的一种精神境界。本文从《庄子》的文本内容出发,阐述人性以及庄子心中理想的人性状态,再者分析文中得道之人所具有的神性特征,最后论证《庄子》中人性与神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对庄子于人性的研究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2021年15期 No.63 26-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考证元、明、清近体诗用韵研究的研究价值

    张晨鑫;

    耿振生《音韵学研究方法导论》(2016)指出学界存在一种观点:元、明、清三代诗人所作的近体诗严格按照《平水韵》押韵,而《平水韵》产生于金代,故这三个朝代的近体诗用韵无法反映真实的语音面貌。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元、明、清三代的近体诗并非严格依照《平水韵》用韵。回应这种质疑,证明课题的研究价值,是保证"清代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用韵研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的第一步。

    2021年15期 No.63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当代关中”文学记忆对文化消费影响探究

    王一莎;

    本文立足"文化+"视阈,研究以西安地区为核心的"当代关中"文学记忆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主要从文学记忆对核心层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外围层旅游文化,相关层文化产品生产等三个层次的文化消费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21年15期 No.63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从中希创世神话的角度窥见两种文化差异

    李俊;

    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希腊缔造了代表东西方的两大古老璀璨的文化,这两大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要探究这些文化的起源就不得不回到人类文明婴童时代的神话里探寻根源。本文拟从中希创世神话入手,对比两种创世神话在"混沌和宇宙起源""神和人""取火""洪水"四个方面的异同从而初步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

    2021年15期 No.63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从男主人公的不同看冯梦龙笔下的妓女从良小说——以秦重与李甲为例

    韦沛沛;

    秦重的身世与卖油郎身份的社会地位使他娶妓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小,加上情真义重、忠厚老实、聪明独立,是个值得托付的可靠对象;李甲位居社会上层,面临种种舆论与压力,且软弱无能、容易意志动摇,克服不了爱情之路的困难,与杜十娘终成悲剧。秦重与李甲体现着莘瑶琴与杜十娘从良标准的不同。从良结果一喜一悲,体现了冯梦龙对妓女从良出路的理性思考和对互相尊重、自由自主爱情的期待。

    2021年15期 No.6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中日异类婚姻女性形象对比研究——以《新白娘子传奇》和《鹤》为例

    魏晓桐;

    世界各民族的民间故事都体现着其民族性格和文化特性。其中讲述人类同自然界的动植物恋情的民间故事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据调查,虽然关于中日两国的异类婚姻的研究很多,但涉及两国异类婚姻对比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拟以中国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和日本电影《鹤》为例,就中日两国异类婚姻中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

    2021年15期 No.6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牡丹亭》元素在当代电视剧中的艺术功能刍议

    熊孙倩;

    当代诸多电视剧引用了明代戏曲名作《牡丹亭》的相关元素,并构成剧情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功能。本文对此试作析论。

    2021年15期 No.63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文化集萃

  • 关于研究亻革家人和穿青人以及蔡家人文献的综述

    杨泽龙;杨昌富;

    伴随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研究"相对冷门"领域的亻革家人、穿青人、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课题的人员极少,研究者倾向于从亻革家人和穿青人以及蔡家人及其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特征、法律、问题、身份认同、宗教信仰、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或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2021年15期 No.6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 科举制与唐宋士人内部结构的变化

    马俊;

    隋唐以降,开科举取士,自此打破了隋以前门阀大族对政治的垄断,大量非门阀士族的士人进入到统治者的队伍当中,士人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皇权的不断集中,无论是隋唐之前的门阀贵族还是隋唐时期的关陇贵族均已衰落凋零,历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

    2021年15期 No.6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浅谈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的辨析

    刘喜娟;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论是人性还是天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人性属于道德范畴,是人生下来就具备的,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而天性则与此正好相反,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在生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不能够遗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内外均对人性进行了讨论,并得到了诸多理解,但对于这些理解来说,有许多是错误的,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性概念进行了研究,以转变对人性的看法。

    2021年15期 No.6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论学衡派“国际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承

    李欢;

    1921年,白璧德提出融贯中西文化"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学衡派梅光迪、吴宓等学人归国后,在大学开展"国际人文主义"实践,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这些优秀的学生继承学衡派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展开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思考,从而国际人文主义的思想得以在弟子间传承延续。

    2021年15期 No.6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诺曼·莱文“恩格斯主义”的概念、流转与限度

    牟朋文;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符号,然而,学术界对于"马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一致论""差异论"以及"对立论"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美国学者诺曼·莱文以其坚定的"马恩对立论"观点名扬海内外,他把恩格斯的著述及其哲学思想命名为"恩格斯主义",并构建了一个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相区别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2021年15期 No.63 49-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 论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与民间祭祀地位的变化关系

    刘晓萌;

    女性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母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辉煌时期,也遭受过封建社会带来的压迫和摧残,最终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时刻影响着妇女在民间信仰和宗族祭祀方面地位的变化,二者一表一内反映了女性地位及其社会角色的变化过程。

    2021年15期 No.6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 西方文化对汉语“黄色”内涵的重构

    郎昆;

    文化对人类形成关于颜色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黄色作为中国传统的五正色之一,在中国人的颜色认知中由代表高贵和至高地位的象征色彩词,演变为具有低俗淫秽之义的负面词汇,归因于近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过程中,分别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层面进行了对黄色的新的建构。

    2021年15期 No.6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我国文化领域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研究

    郭聪聪;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原理和人民群众主体思想,带有一定的辩证否定观,同时又概括了文化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发展规律。新时期我国不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观,实现与中国相结合的特色化社会主义的强国文化,加强对国家文化的自觉性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感,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下的文化观为指导的正确选择。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我国文化领域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影响,更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文化强国、科教兴国战略。

    2021年15期 No.6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论黄宗羲《行朝录》的史著特征

    喻俊虹;

    黄宗羲所著《行朝录》记载了南明隆武、绍武、鲁监国、永历四朝的历史,保存了大量抗清史料,是研究南明朝历史的重要资料。《行朝录》反映出明遗民史学的诸多特征。在编撰体例方面,《行朝录》形式多样,编年体、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兼而有之。在治史态度方面,黄宗羲秉笔直书、谨慎客观、寓褒贬于史。在史学宗旨方面,《行朝录》体现了以史为鉴、以史经世的史学宗旨。《行朝录》因其史著特征而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

    2021年15期 No.63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文化创意

  • 从消费者本位角度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选题策划发展方向

    郭姗姗;

    新媒体环境下的出版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版编辑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选题策划作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文化设计、文化创造和文化引导,需要积极创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以新媒体环境下选题策划发展研究为基础,对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新时代下编辑的选题策划需要清楚地了解竞争趋势,以消费者为基准,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进行人物画像,提升选题策划的精确性;积极运营新技术、新尝试,发展按需印刷,平装私人定制等;加强消费者用户信息反馈机制,紧握时代话题动向,提供在线服务,追求卓越业绩。

    2021年15期 No.63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动画短片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李齐澳;徐菊红;

    当今世界格局趋向多级化发展,硬实力上的竞争逐渐转变为软实力上的竞争,思想文化成为各国暗中较量的新手段。在此新形势下我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动画行业的崛起,其迅速登上各大网络与新媒体平台,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此刻,当人们还正关注在动画整体领域时,另一视角却聚焦到了动画短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动画短片相融合,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于是,在动画短片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当代主流。本文就如何在动画短片中更好地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

    2021年15期 No.63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星宿文化在图案创意中的设计研究

    冉梦瑶;

    远古时代,人们带着对星辰的向往,将其划分为二十八星宿,每个星宿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属于自己的代表动物,这是我国古人对大自然万物的向往和崇拜。为了推动星宿文化的发展,让每个人能近距离地接触到中国传统的星宿文化,本文以二十八星宿为对象,运用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从神秘的青铜纹样中吸取灵感,营造出星宿文化的神秘氛围。在材料运用上,采用传统的纸、竹材料进行整体设计。技法采用手绘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展现星宿文化的魅力。通过对星宿文化从认知到传播,这个过程展现出星宿文化的完整性和神秘性。

    2021年15期 No.6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

    张致镈;

    工业设计在近代从西方走向中国,而中国自身的文化底蕴又融入在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共生上,在生产的环节把控上,在对产品本质的探索上,在吸引消费者上,都有明显的体现。情趣和生活实用性的兼容,在宋明两代就有了重大的发展。并在推崇独立品牌的今天,脱胎为生活中使用到的各种商品。

    2021年15期 No.6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黑龙江省艺术品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张玥;徐明霞;杨子勋;

    黑龙江省特殊的自然气候、历史环境和民族特色,决定了当地艺术品种类的繁多,也独具特色。随着经济市场的高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旅游业的兴起,黑龙江省的艺术品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反映了黑龙江的文化灵魂,各种艺术品逐渐受到外来旅行者的青睐,并作为旅游特色工艺品被带到国内外各个地方。如何研发出符合市场规律、体现地域文化、迎合审美需求和反映出设计感情的艺术品,不断扩大黑龙江省艺术品的影响力,是当地政府、艺术品行业从业者们应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黑龙江省目前艺术品种类进行整理,分析艺术品种类和特点,探讨如何实现创新式发展,以期打造黑龙江艺术品文化特色品牌,进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2021年15期 No.6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及传承研究

    杨茜;

    长期以来,大运河(沧州段)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保护手段,拓宽当地文化艺术资源传承渠道,全面做好保护工作。但是从当前保护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局限,制约着保护及传承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发展现状,从数字化视角探讨如何实现对沧州大运河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2021年15期 No.63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数字化视角下的焦作非遗传承与创新途径

    杨慧丹;

    数字化技术是基于移动互联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将焦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进行数字化实践,应用于太极拳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整理、传承和创新的新途径。

    2021年15期 No.6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文艺观察

  • 动画电影《我失去了身体》的现实主义解读

    李韵亭;

    《我失去了身体》(J'ai perdu mon corps)是由米·克拉潘导演的一部法国动画长片,讲述一只断手为了重回身体而经历一系列波折的故事。影片在2020年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以及其他多个奖项。动画影片与现实主义的结缘由来已久,本文旨在以此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动画的剧本、画面风格以及人物设定三方面来分析现实主义在该片中的体现与运用。

    2021年15期 No.6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藏族原生态民歌的特色与演唱风格探讨

    勒格加;

    藏族民歌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演唱风格具有明显的当地特色。藏族的民歌所表达的内容一般也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是从藏族的民歌的类型和演唱技巧方面探讨如何对藏族民歌的演唱风格进行把握。

    2021年15期 No.6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论戏剧《美狄亚》与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反抗

    胡宛彤;

    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的剧作家,在他创作的《美狄亚》中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复仇女性美狄亚。美迪亚具有双重性格,她美丽高贵,温柔贤淑,又敢爱敢恨,极端偏执。美迪亚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非同寻常的能力,使其在男权社会的大环境下超越当时希腊女性的内在性,从而表现出挑战和反抗男权社会权威中心的行为,而这正是女性主义,觉醒与反抗的表现。而电影《三块广告牌》在透露人性复杂情感的同时,还不忘对社会性别的差异性与现实性进行冷嘲与批判,称得上是一部兼具历史性、社会性与人文性的佳作。本文将《美狄亚》与《三块广告牌》做对比来探讨女性主义意识在不同时期的觉醒与反抗。

    2021年15期 No.63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 陕西方言音乐创作的本土化审美

    乔露;

    作为地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方言以其亲和力、喜剧性、真实性、概括性等特点呈现出语言文化独有的魅力,而方言音乐的创作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以和谐的韵律进行精炼性的表达,在口口相传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对陕西方言音乐创作的"本土化"与"现代性"进行探究,从审美体验与文化传承的角度为陕西本土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

    2021年15期 No.6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 以跨文化交际视域解读影片《推手》

    李瑾皓;朱志勇;

    作为中国台湾导演李安的处女作,《推手》这部影片展现出中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出发展示影片中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并运用其理论对主人公所经历的文化休克和跨文化适应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也将通过具体的情节深入分析中美两国文化中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了解跨文化交际现象。

    2021年15期 No.6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裂变

    黎来屏;

    《后浪》是2020年5月3日(五四青年节前夕)首播,由B站推出的演讲视频。《后浪》在本质上是一部商业宣传片,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就是《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发生了裂变。本文通过对《后浪》话语传播的意义构建、传播分析,从而对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021年15期 No.6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康藏地区卡贡民歌的爱情题材研究

    扎西伦珠;秦海涛;次仁拥西;颜亮;

    藏族民歌丰富多彩,其中昌都卡贡地区的民歌体裁多元、内容别致,被当地人民广泛传唱。卡贡民歌中爱情题材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爱情观,极具研究价值。

    2021年15期 No.63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中》笑的艺术

    徐哲敏;

    《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非常著名的温情喜剧电影。本片的主旋律是轻松、诙谐的,通过略有些无厘头的表演手法突出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情感。通过讨论《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中对于幽默表现手法,彰显出"笑的艺术",能够帮助更好地鉴赏《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也能够使相关影视创作者更好地运用喜剧思维,进行电影创作,提高电影感染力和幽默效果。因此,本文将以《菊次郎的夏天》为核心,讨论其中"笑的艺术"。

    2021年15期 No.6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浅析存在主义美学对蒙克的影响

    申效武;

    存在主义哲学是对人存在的研究,是关乎人存在的讨论,存在主义美学讨论的是人的精神存在、心理意识(荒谬、苦闷、失望、消极悲观、人生的苦痛等问题)作为艺术探求的主要基准,来展开的一系列美学问题的研究。本文把美术史上典型代表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图解特质的艺术家蒙克的绘画与存在主义美学联系起来,从创作的思想根源上探讨其作品中的存在主义美学意识,探讨其作品与存在主义美学的精神共通性。蒙克的绘画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作品是对人存在的探讨和人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写照。本文主要从他的个人生活体验和历史背景出发探讨其和存在主义美学的根源联系。

    2021年15期 No.6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论莫高窟宝相花的纹样发展与审美意蕴

    任政;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其中的藻井图案样式对石窟的建筑式样、装饰彩画、彩塑雕像等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既融汇了多样的艺术色彩,又为后世人们的审美经验提供借鉴。同时,宝相花作为莫高窟藻井图案重要的组成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盛行于唐朝,传达了唐代装饰审美观念,对后世的装饰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1年15期 No.63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演唱发展研究

    王超;

    流行演唱艺术作为时代社会现实和审美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时代发展中的各个要素,同时也是历史发展及人们思想行为的集中表现形式。基于此,本文从美学艺术角度开展研究分析,并针对流行演唱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流行音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流行音乐美学在演唱中的艺术体现,根据自身经验阐述了相关建议。

    2021年15期 No.6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二人转艺术的结构之论:源流、形式、经济

    刘帅;

    二人转艺术是一项东北地区传统民间艺术,之所以可以长久保持较为旺盛的生命力,除了被广泛认知的地缘性因素及泛文化背景之外,也深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本文尝试借用西方结构主义的部分研究方法,从源流、形式、经济等方面对二人转艺术的本质结构开展初步研究工作,希望实现二人转艺术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理论研究新视角。

    2021年15期 No.63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文化综合

  • 西江古驿道沿线红色文保单位的保护与利用——以周其鉴故居、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为例

    陈婉晴;龚坚;江晓茹;曾金键;

    红色文保单位是具有革命性质的不可移动文物。肇庆市是西江古驿道的沿线城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革命遗址、红色文保单位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界从思政等角度对红色资源的利用提出多种措施,为研究红色资源留有补充空间。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考证等方法,从神圣与世俗的视角对红色文保单位的利用进行探讨,进一步充实红色文保单位的研究。

    2021年15期 No.63 99-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0K]
  • 臧氏历史与文化研究

    臧向东;

    "臧邑"问题,既是当下臧氏后裔们殷切期望的重大问题,也是所有臧氏文化研究者们需要解决和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臧邑"地望之所在,关涉到臧姓家族的起源问题。而对于臧氏后裔们来讲,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各地臧氏家族中的有识之士对"臧邑"的确切地域问题,发表了许多观点,做了不少的推测,可谓百家争鸣,不绝于耳。

    2021年15期 No.63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 “农”“取”“今”“及”“窊”“圭”“俞”组同源词分化之考察

    黄卜棣;

    通过查检《广韵声系》及《说文》,将"农""取""今""及""窊""圭""俞"的谐声字及其音义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初步确定其声符语义。并通过文献用例逐步确定其声符语源义是"厚多""急切""空中",从而考察出他们的同源词组关系。

    2021年15期 No.6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 浅析准格尔旗汉语方言舒声促化现象

    安婧;

    准格尔旗汉语方言隶属晋语大包片,有部分语言存在舒声促化现象。本文选取《方言调查字表》《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典》《汉语方音字汇》三种材料上的语料来分析准格尔旗汉语方言舒声促化的现象,并且探讨其类型及成因。

    2021年15期 No.63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关于红色旅游文化文本翻译的几点思考

    蒲欣;

    本文从红色旅游场馆翻译研究现状入手,根据相关理论基础,以地方红色旅游场馆讲解词文本翻译为研究范例,并对翻译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加强红色旅游场馆对翻译工作的重视,逐步实现翻译规范化。

    2021年15期 No.63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民族文化符号共享的价值和意义——基于重庆万州恒合土家族乡的调查

    黎红斌;

    恒合土家族乡多民族文化经过接触、碰撞、吸收、借鉴,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民情,多民族共享民族文化符号的现象明显,由此促进了恒合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多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对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5期 No.63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 博物馆文创产品前景及文创设计初探

    肖飞华;

    在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下,博物馆除了从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活动中体现社会价值,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加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民素质,这是博物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博物馆社会效益的体系中,文创产品可以说是文化传播的主体,而文创设计中文化元素的选择是该项目的灵魂,设计的方法也值得深入探讨。

    2021年15期 No.63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制度的路径探究

    刘子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意识形态建设发表了多场重要的讲话,也充分证明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关乎我国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本文将从路径角度出发,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三个方面进行路径的探析。

    2021年15期 No.63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 以“反正”为例浅析反义复合词的产生与发展

    杨恩超;

    反义复合词有着悠久历史,并一直流传发展于汉语史的各个阶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反义联合是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构词法。它使得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词,形成了汉语中复杂、独特又有趣的词汇现象。

    2021年15期 No.63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帝故事——郑州建设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的思考

    王书惠;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黄帝文化则是黄河文化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汇处,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出生于郑州新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郑州提出打造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战略目标。如何推动这一战略实施,加快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新课题。

    2021年15期 No.63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大数据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研究

    丛洁尘;冉珑;

    大数据建立在庞大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给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一方面要提高大数据的可用性,预测人民需求的变化趋势,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外传播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法律的保障,规避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风险,更大程度发挥大数据技术对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的积极作用。

    2021年15期 No.6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新时期国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究

    张鹏;

    新形势下,社会各个行业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行业内部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竞争形势愈加严峻,国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人才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青年人才则是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企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切实相关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长久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企业青年人才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以往国企青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健全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国企培养青年人才带来一些帮助。

    2021年15期 No.63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高校读书会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程权明;吴敏;

    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出高校读书会活动在文化育人功能上的突出作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立"书海拾贝"读书会,通过开展读书分享等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21年15期 No.63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主办单位: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出版周期:周刊

ISSN:2096-8264

CN:42-1911/I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创刊时间:2020

 
访问量: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