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依玲;
女巫形象常出现于莎翁剧作中,《麦克白》中的女巫和其他超自然因素为整部戏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性。本文重点讨论剧中女巫、预言与道德人伦在欲望战场上的交锋,突出女巫在设计戏剧结构、丰富人物形象、表现悲剧命运等方面的深刻意义,探讨女巫的预言与麦克白自身欲念这对矛盾统一体在塑造人物自我命运过程中的作用。
2021年33期 No.81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郭天毅;
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有一众江南女子形象,灵动迷人,温润如兰,有着如水一般的柔情和气度。作为"射雕三部曲"之一,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以下简称《倚天》)通过民间与朝廷的纷争这个典型环境也塑造了不少典型的江南女子形象。然而,书中的蒙古女子形象——郡主赵敏却是最为出众的,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文章试图探索金庸的《倚天》是如何塑造一个有血有肉,颇有心机又聪明伶俐的少女,分析她如何由忠于家国而为爱痴狂。
2021年33期 No.81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黄钰涵;
柳永的词作特点主要是以女性为主要叙述对象,其中的情感更是趋于隐晦、内敛。而"泪"意象作为其中情感的载体,柳永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来寄托自己丰富的思想情感。同时比较分析了柳永词与南唐二主、冯延巳和花间词相同意象的区别以及联系。
2021年33期 No.8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赵英迪;
在最跌宕起伏的那一年,曹操写下了《短歌行》。整首诗以"忧"为情感脉络,运用借代、比兴、用典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强烈愿望。本文从"忧"的背景、"忧"其什么、何以解"忧"三个方面来探讨"忧"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2021年33期 No.81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 杨叶雯;
《狗儿爷涅槃》是新时期以来极具历史内涵和文化批判的现实主义力作。全剧以中国几十年以来农村的发展变迁为背景,叙写了一个典型的封建小农民的故事。剧作结合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以及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通过构建物理、历史、心理三层空间,展示了一幅深刻而逼真的农村历史画卷。
2021年33期 No.8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陈明扬;
"魔鬼交易"是西方传说及近代奇幻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主题,而普希金的《黑桃皇后》也呈现出了这一主题。从这一主题出发,会对《黑桃皇后》主人公赫尔曼的悲剧有新的认识,即赫尔曼的悲剧是因为被金钱诱惑与魔鬼交易,丢弃爱情和信仰,出卖灵魂所致。也正由此,即便有救赎的可能,赫尔曼也一再错过,最终完成与魔鬼的交易。
2021年33期 No.81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饶红阳;
孙犁的《铁木前传》是其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里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在当时的意识形态之下,仍然保持了自我生命的本真,依然坚守住了独特个性。本文就小满儿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设定上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情怀,进行浅要地探讨和研究。
2021年33期 No.81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 李青巍;
人类历史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标志着男权的上升和女权的没落。千百年来男权文化渗透到社会阶层的各个角落,所以女性地位的衰落与男权文化的渊源是割舍不断的。西方女权运动在17—18世纪开始萌芽,在20世纪初达到第一次高潮,但女权主义真正走进中国的学术研究视野,成为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以戏曲来说,从表露平民意识的元杂剧到倾吐浪漫情怀的明清传奇乃至近现代富于启蒙色彩的剧作,女性的人性觉醒,女性的人生价值越来越被众多的剧作家所关注。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根基传统为切入点,以关汉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例,来探讨女权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2021年33期 No.8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胡文品;
新时期以降,"暴力"题材逐渐活跃于先锋作家的笔下。《刺青时代》是苏童以儿童视角审视暴力的中篇小说,作者将暴力对象聚焦少年群体是其独到之处。本文拟以暴力叙事为中心,进而探析小说暴力叙事的形态特征、生成机制和价值意义。
2021年33期 No.81 21-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李大艳;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文明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却在日益被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生态批评文学逐渐诞生。在文学领域通过作品创作及文学研究来探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种。通过文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意识有机结合,开创了文学研究中的绿色化的新视角。本文重点对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进行细致剖析,从而深入解析生态批评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以及社会意义。
2021年33期 No.8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李寅盈;
《金锁记》中曹七巧与众人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语言暴力的影响。其语言暴力主要包括对他人的骂詈、敏感话题的提及、对子女的心理施压等。其与传统母亲相违背的形象引人思考两代关系。其出身导致的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家族的冷漠、爱情和自由的缺失等引发其语言暴力及对子女的伤害。
2021年33期 No.8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韩婷;
本文试图从虚构与叙述两个角度论述小说艺术的审美特征,论述中借鉴了小说叙述学和小说社会学的方法,并提出了小说是对现实的现象学虚构的散文化叙述这一观点。
2021年33期 No.81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吴勤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始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曾出现两次转向。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一体化"重组时期;第二次发生在"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文学阶段。这两次文学转向皆是围绕着"现代性"及其凸显的问题展开的。通过对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分析,重回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中对现代化建设的想象,进而推及当下的现实背景,来思考文学介入社会时应当保持的姿态。
2021年33期 No.81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傅婉婷;
艺术创作是人类特有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和大脑活动。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进行客观现象与主观审美感受结合,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知的艺术形象。关于艺术的界定和艺术创作的过程又是复杂的,艺术创作则又根据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种类,不同的创作方法,使艺术最终的结果复杂多样。道家美学中的"逍遥""无为"的态度与追求也揭示了当时自然艺术创作的特点——无意识。
2021年33期 No.8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宋颖芳;
本文集中考察了韦应物乐府诗在其别集中的著录情况;分析了韦应物诗歌是否为朝廷音乐机构采录,辨析《乐府诗集》与《韦应物集》所收韦应物乐府的差异,并分析王钦臣编辑《韦苏州集》时所透露出的编者的歌行观和乐府观等问题。
2021年33期 No.8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杜自波;
郭氏在《西曲歌·采桑度》题解中所引的《唐书·乐志》《水经》、梁简文帝《乌栖曲》三则文献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使得《采桑度》所指地名难以确证。本论文通过对"吴歌西曲"产生地域、《三洲歌》所言"巴陵三江口"、《巴陵县志》所载"采桑湖"、《农政全书》所记"采桑养蚕"等问题进行梳理考索,证实了《采桑度》所指地名非是"采桑津""采桑渡",而是巴陵(今岳阳)西南洞庭湖中的"采桑湖",这里多产山桑,能育小蚕,与《采桑度》文本中记载的"系条采春桑""采桑不装钩""攀条上树表"等事实相吻合。
2021年33期 No.8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燕夏青;
乡愁作为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母题。在梁实秋近百篇的饮食散文中,把对故乡饮食的书写当作一种承载着文化乡愁的载体,从闲适怀旧的文风和博学多识的饮食文化素养中,抒发着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谊,同时也构建出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审美价值。
2021年33期 No.8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赵铭浩;
浸没式戏剧的出现是对传统叙事"第四面墙"的一次颠覆,参演的界限不再囿于一方舞台,文本的结构与重置更使得观赏者的能动性大大提升,不仅仅是剧情的被动旁观,更可以在不同的故事线之间穿梭并行,从而把零散的叙事片段通过空间导向去拼接形成不同的故事线。区别于线性叙事,使得多核心角色牵引故事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将以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以及国产沉浸式戏剧代表作《死水边上的美人鱼》为例,分析浸没式戏剧中故事性的空间导向。
2021年33期 No.8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孙畅;王越;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他者的角度对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阐释和解说,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这也是耻感文化的首次提出。《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一书是土居健郎运用临床分析的方法,站在本民族的角度对日本国民性格进行研究的著作,著作中同时也对本尼迪克特提出的耻感文化进行质疑。但其书中的观点在论述角度上有些许偏颇。本文通过比较《菊与刀》和《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耻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以及耻文化的社会表现,以便于更加客观且深入地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2021年33期 No.81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关娴娴;王琳;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缓慢而艰难的近代化历程发展的,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一段独特的历程。本文探讨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史为鉴,为当前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1年33期 No.8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熊斌;陈琳;
从魏晋玄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正始玄学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秩序的整合因而可归结为政治问题;竹林玄学关注的主要是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因而可归结为人生问题,玄学自此由政治主题转向人生主题;西晋玄学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将政治问题与人生问题合二为一,达到所谓"内圣外王"之道。魏晋玄学的哲学主题转换对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2021年33期 No.8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钟梦圆;方蓉蓉;
《广西青年》是在抗日战争之前成长起来的重要期刊,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南宁的代表性期刊。首次系统研究《广西青年》这一重要的广西抗战期刊,并且区分了与桂林出版的同名期刊《广西青年》的差异。《广西青年》的办刊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不变的主题是关注国家命运,不变的关注重点是中小学重教育,而且文学性较强(主要在第二阶段),同时该刊物也有一些显著的负面缺点,应辩证看待。对抗战时期的广西期刊焕发生机提供可能,对当代期刊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2021年33期 No.8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 烟小康;
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将近两百万爱尔兰人移民北美。大多数人聚集在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城市,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从事最辛苦的体力劳动,遭到主流社会的排斥。坚定的天主教信仰、激进的民族主义,让爱尔兰移民紧密团结在教会和工会周围。他们在教会的帮助下逐步提升受教育水平,从事更专业的工作,沿着社会阶梯不断进步。他们在工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把控政治,选举出爱尔兰移民自己的市长和总统。从1846年大移民时期的饥荒难民,到1960年爱尔兰后裔当选总统,爱尔兰移民用四代人的时间完全融入美国并占据美国主流社会,成为美国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2021年33期 No.8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黄义鹏;
荀子主张"性恶",然其性之所指是为自然之性,人若顺其欲性发展而不加以外在控制,最终结果必陷于恶,此谓荀子之性恶。但荀子主张性恶是为了引人向善,提出"人生而有知"的论断,以天生的"认识心"来把握道,最终凭此实现化性起伪。
2021年33期 No.81 61-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林泽銮;
自由时间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游离出来的,能为人们在不受外力牵制的情况下参与社会活动而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深入阐述了"自由时间"范畴的本真含义,同时,探讨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劳动时间等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接着描述三种社会形态下的自由时间状况,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彼此之间会处于同一的自我和谐状态。
2021年33期 No.8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 刘榆萍;
魏晋时期作为我国民族迁徙与交往的重要历史单元,以浓墨重彩绘出"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而位于我国农牧分界线上的陕北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在游牧民族遭受天灾后,自然便成了其迁徙居住之所,加之封建朝廷的民族政策与割据政权的不断征伐,该地迁入民族逐渐增多,在此交错杂居。其间,少数民族生产方式逐渐转为农耕,汉族不断壮大,当地各民族在交错间不断交往交流,由此形成了陕北独特的民风习俗。
2021年33期 No.8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詹昊谕;陈驰忠;古亮锋;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文化传播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广州依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港海港所在地,中外商人聚首频繁,海上贸易十分繁荣,故形成了历史深厚,又带有岭南风情的港口文化。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港口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港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也在逐步显现。
2021年33期 No.81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黄咸书;何惠静;
福建作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厦门红色文化又是福建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虽远不如闽西革命老区那样盛名在外,但也呈现出时空分布绵延不绝又相对集中、种类丰富、侨乡特色尽显等特点。当前,厦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开创融资多样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完善、创新文化体验模式、强大人才队伍等措施,以达到进一步实现对厦门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2021年33期 No.8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 董丽华;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领域的瑰宝,在新时代中,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一词受到全世界的热议,同时大数据的发展逐渐占据了社会民众与社会相适应的各个方面。活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文化数据体系是势在必行的举措,文化大数据能让中华传统文化释放更多活力。本文从大数据在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同时,分析传统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大数据技术,传统文化能够拥有更好的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人文情怀,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021年33期 No.8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刘鸿桥;
《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书。其中记述的变眩百怪的动植物,不仅仅是先民对生活的观摩写照,更是融合了先民瑰丽诡谲的奇思妙想。这些动植物多具有"食之""服之""佩之"等使用方法,进而给先民直接或者间接地带来益处。本文仅从《山海经》中所有实记"佩之"句式的动植物以及需要佩戴其果叶羽皮的动植物切入,通过对原文的整合探析,觕窥先民绚烂的艺术想象与审美选择以及背后的心理世界。
2021年33期 No.8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刘智伟;郝延强;
在当前数字技术不断蓬勃发展的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转型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如今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整个信息传播模式和人们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着力点,是显著提升非遗艺术传承和保护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分析非遗项目数字化转型的含义以及必要性,其次阐述非遗项目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2021年33期 No.8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李佳;
晋剧《关公》通过演绎关羽与曹操的对手戏,展现关羽戎马倥惚、驰骋疆场、忠勇仁义、令人敬仰的一生。全剧六场戏加上序幕和尾声,包含了关羽一生的各个主要时段,抓住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让人在感知历史、敬畏英雄当中,以忠义的精神来报国,以诚信的精神来修身,以仁勇的精神来护佑苍生。大智大勇、全忠全义的关公形象塑造,完整合理、富有思想意蕴的情节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从历史中走来的德行天下、文武双全、活灵活现的美髯公。
2021年33期 No.8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 孙盈莹;
在全球数字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相继出现也为漫画的传播方式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从此,漫画不单单地通过纸质传播,很多传统漫画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介逐渐向新媒体漫画的形式演变,令读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理多方位体验漫画作品。因此各种新兴媒体的普及也形成了当今漫画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由此形成了新时代的新媒体漫画形式。对于新媒体漫画的传播特点和发展前景的研究,能够展现新媒体漫画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漫画学习者更明确未来漫画的发展方向和探索领域。
2021年33期 No.8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吴新桂;
对于傅山的书法作品展开研究,明确其艺术表现与其他书法作品的艺术表现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对傅山书法作品艺术表现以及现实影响做出深入分析,加深对傅山书法作品的了解,并将傅山在书法领域的地位全面表现出来。同时必须细致阐述傅山书法作品的艺术影响,激发书法艺术家对傅山作品学习的兴趣,表现出傅山书法作品艺术影响。大力推进书法作品传承和发展,将书法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提升到一定高度。
2021年33期 No.8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陈雨江;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地的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余音绕梁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一直在传达着最美的"中国之声",体现着中国高贵优雅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喜爱。在长期的改革和发展中,其美学特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的美学流变、绚丽多彩的审美特点和走进新时代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来探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2021年33期 No.81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杨雨菲;
紫阳民歌,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内的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悠扬动听,反映了当地的民间风俗。紫阳被汉水环绕,又在秦巴山深处,"秦巴深处传妙音",就是紫阳民歌的动人写照。紫阳民歌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一直到明清,由于战乱,有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进行民歌的搜集与整理,直到今天,紫阳民歌依旧焕发着生机。同时也要思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将紫阳民歌的创新与传承。
2021年33期 No.8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吴宇迪;
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色彩。这些优秀的钢琴作品具有很大的共性,在演奏的过程中有效地将西方的钢琴技术和我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进行融合。钢琴作品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与西方的钢琴技术融合以后,可以增添新的艺术活力。
2021年33期 No.81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侯荣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戏剧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的艺术文化,在中国一直以来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戏剧表演进行欣赏,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的疲劳,极大地缓解人们的情绪,为人们带来一定的欢乐。从众多的戏剧表演中可以看出,那些具有优秀欣赏价值的戏剧表演中,演员的台词节奏与情感表达都非常地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极大地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从而有效地吸引观众对整个戏剧表演进行观赏与评价。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在戏剧表演创作过程中,相关的导演一定要注重戏剧表演中台词的节奏与情感表达的方式,争取做到让演员与观众产生共鸣,唯有如此,才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戏剧表演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2021年33期 No.81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 冯斐;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和美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民间艺术的内容是融合的,可以为人们带来亲切之感。与此同时,在创造美的过程之中能够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形式,所以本文也基于现代艺术的设计,深入分析民间美术的内涵与之融合的技巧,希望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艺术的优势,从而保证对我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021年33期 No.8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巴亚伟;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音乐史学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近些年,交叉学科的出现,让两个学科找到了交叉研究的可能,中国古代音乐文学这个新学科应运而生。此二者本是同根同源,皆起源于远古的乐舞,且在历史的长河里始终并行发展,本文将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思考简要道来。
2021年33期 No.81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谷雨珊;赵睿;
明代吉祥纹样是我国古代纹样设计的一个鼎盛时期,本文将采用文献法对现有的明代纹样进行分析并从明代政治、文化、经济的角度分析明代纹样繁荣的原因,分析明代纹样的构成方式和吉祥寓意以及审美趣味,将有助于了解我国吉祥纹样的构成方式与审美趣味,从而更好地将传统吉祥纹样发扬光大。
2021年33期 No.81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刘艳绒;
本文全面搜集了日本历史上曾上演过的所有狐戏剧目,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材特征把这些狐戏剧目主要分为玉藻前系谱、信太妻系谱和稻荷神狐系谱,然后分别对这三个系谱狐戏的题材源流进行了翔实考证,指出玉藻前系谱源自玉藻前传说,受到了中国妲己故事的影响;信太妻系谱取材于日本的古老传说"葛叶"故事,是日本狐妻故事模式的典范;稻荷神狐系谱的狐戏是日本稻荷信仰孕育出来的产物。
2021年33期 No.81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牛秋影;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不朽的纪传体通史。本文以格式塔理论为指导原则,以《史记·项羽本纪》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杨戴夫妇和自己的英译本,探讨格式塔理论对译文产出的积极影响,为中国历史典籍的翻译提供新思路。
2021年33期 No.8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宫梦雪;
古往今来,中国关于"玉"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朝代的变更,玉不仅见证了光辉灿烂的中华历史,时代也赋予了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玉"的语义场分析为主要切入点,《说文解字·玉部》中的字进行详尽的语义分析,共分为类属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等,针对同一语义场的共性和义素并且充分结合玉文化给予分析,通过玉部字进一步探究玉文化的深刻寓意。
2021年33期 No.81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赵英;
本文通过对陈炉古镇传统文化价值和地域特性进行梳理,对陈炉古镇的陶瓷制作工艺进一步挖掘,展现了其陶瓷工艺的历史参考价值和地域特性,为陶瓷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1年33期 No.8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吴香香;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做指导,结合翻译的直译、意译、增译等方法,通过"内容对等""形式对等"对比分析《林肯传》两个汉译本,并最终得出"内容对等"大于"形式对等"的结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忽略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当形式对等和内容对两者发生冲突而不能保全时,应当舍弃形式而取内容。
2021年33期 No.81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徐萌佳;
从2017年到2019年,"×精"构式连续三年入选网络十大流行语。本文试从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小三角理论分析"×精"这一构式。小三角理论从语表、语里、语值三方面对语言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语表来看,"×精"中的"×"可以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及其他形式;从语里来看,"×精"构式包括语义内涵、感情色彩和句法功能三方面;从语值来看",×精"的语言价值从心理和表达两方面体现。文章以小三角理论为依据,希望能够探究"×精"这一流行构式背后深层次原因。
2021年33期 No.81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马思敏;
特展与基本陈列在当代博物馆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二者在重点与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而特展在开展的过程中会控制一定的时间,并且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针对其灵活性与短时效性而开展得以更加深入,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关注广泛人群与文化,并呼吁特发性社会热点,继而对社会敏感话题作出一定的回应,而且在多元化功能的支撑下,可以有效通过特展,拓展了博物馆的社会角色,丰富了博物馆的内涵。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特展与博物馆社会角色的拓展开展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1年33期 No.81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栾霄晗;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许多小众圈子的文化符号开始走出圈子,为大众所了解,这一现象被称为"出圈"。例如,"二次元文化"中"弹幕文化"在网络中的流行。"出圈"现象背后有着审美认同层面的原因,本文通过剖析小众文化圈子形成机制,从审美趣味和审美认同角度分析"出圈"现象的原因。揭示了"出圈"现象背后隐含的个人趣味、社会审美趣味的交互以及其深层次话语权力关系。
2021年33期 No.81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郝健;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美文学翻译对国家之间人们的相互交流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英美文学翻译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虽然已有很多学者从事着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差异,导致翻译人员在理解和发挥原文时总会差强人意。因此对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视程度必须得到提高。本文首先探讨了《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的意义,然后对英美文学翻译的策略展开了研究,以期能够提高对英美文学翻译的质量。
2021年33期 No.81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 程环;邓诗琪;郑娅;
主题党日活动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本文对高校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性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为增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效,以"互联网+"为理论基础,探索建立党员社交平台、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精品微党课、构建线上评价体系、创建主题党日活动品牌等一系列创新途径。
2021年33期 No.81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陈钇均;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其语言简洁生动、亦庄亦谐,人物刻画微妙传神,其中面部表情、姿势动作等身势语的描写更是将"围城中人"在各种情势下的怯懦、痛苦、感伤、窘迫等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以《围城》及由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Mao)合译的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为例,通过搜集全书语料,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身势语及相应译例,聚焦于原作对人物独特表情、动作的描摹,分析译者在运用异化策略呈现该内容时的得与失,探讨文化差异等因素对身势语翻译的影响,并总结文学作品中身势语的翻译策略。
2021年33期 No.8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季频;
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和交互式阅读疗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对大学生的叙事心理阅读干预和交互式阅读的文本认知和精神感知系列程序分析,尝试构建大学生叙事心理阅读疗法的机制模型,并以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两所高校图书馆进行实践,提出高校图书馆在突发公众事件中阅读推广的建议。
2021年33期 No.81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