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创

文学评论

  • 论《黔小景》中生命的悲剧与价值

    方婉蓉;

    《黔小景》是1931年沈从文发表在《北斗》第一卷第三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三月贵州的深山里,一条"官道"上发生的故事。小说用散文化的笔法、远近景转换的叙事方式向读者展现了贵州深山的现实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生活悲剧,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悲剧背后生命价值的思考。

    2021年47期 No.9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紫颜色》

    王春兰;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是同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紫颜色》在美国纽约时代报上连续25周上榜。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借助对男性霸权压迫的描写,挖掘《紫颜色》中各类女性形象的内涵意义,进一步探讨女性解放的出路在于经济独立、互帮互助、肯定自己、超越自己。

    2021年47期 No.9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 试论《钟情丽集》的情爱书写

    张慧;

    成书于明代中期传奇小说《钟情丽集》,是以"情爱"为主题的重要代表作品,它宣扬了钟情至上,彰显了厚重的时代特征。本文拟通过从情爱书写的对象、情节设置、意蕴这三大方面来具体探讨《钟情丽集》所表现出来的情爱书写。

    2021年47期 No.9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隐喻视域下的《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解读

    叶丽萍;

    在短篇小说《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中,男性作家塞林格将女性人物琼安妮塑造成了放荡、肤浅的妻子。本文主要从隐喻角度探讨其女性既定形象是如何建构的,从而凸显文本中的性别意识。本文解读了小说中女性的性别困境,进而揭示塞林格的反女权主义思想。

    2021年47期 No.95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用热奈特叙事学理论分析《苦恼》中的叙事话语

    张燚;

    《苦恼》是契诃夫发表于1886年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下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孤苦的心态,反映出19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腐朽。本文主要运用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来分析《苦恼》中的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以求对小说的主题和整体结构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和认识。

    2021年47期 No.95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 试论日本翻案小说中的诗——以中岛敦《山月记》和芥川龙之介《杜子春》为例

    李奕璇;

    翻案小说是日本一种独特的小说创作方法,在日本一直备受青睐。其中,中岛敦的《山月记》、芥川龙之介《杜子春》都取材自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两部作品在与原作的对比上具有较多的相似点,譬如两部作品都保留有原作的题材,有着与原作大致相同的情节和故事走向。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引用了诗句穿插其中,为作品增添了亮点。但是,在作为原作的《人虎传》和《杜子春传》中,却并没有诗句的出现,即在作品中穿插诗句的方式是日本作家在改写中自行添加的一笔。日本作家在改写过程中对诗的添加亦是对原作的"翻案"之一,在翻案小说中的诗句,或有更甚原作的精彩之处和其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山月记》和《杜子春传》为例,对其中增添的诗进行解析。

    2021年47期 No.95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从细节处品读“爱”——《卖火柴的小女孩》重读

    路云霞;王雪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童话作品中的经典篇目之一,从译入中国后多次被选入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这些教材对文本的解读都大多停留在文本所写的内容上,忽视了隐喻在细节中深处的含义。

    2021年47期 No.95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文心雕龙》与六朝寒士之文学境遇

    石芸;

    六朝门阀之世,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享有特权,寒士无祖荫可资凭藉,仕进通道极为狭窄,所可与士族竞胜者惟"文学"一途。"文学"在两晋南朝,大抵又分为清谈与著述二途,清谈尤为士族之学,寒士所可努力者多在著述。然文学之优劣,固不能无待于品鉴,而品鉴多涉于品鉴者的门第,遂致品鉴失类。刘勰提出"六观"之说,试图建立文章批评之标准,实则是在文学领域探求矫治时弊的可能性,以超越现实之士庶之辨。

    2021年47期 No.9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文学研究

  • 唐诗仙境空间的建构与昆仑神话——以曹唐“小游仙诗”为例

    李颖涵;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唐诗中不乏与神话结合的佳句,游仙诗中的佳句最为集中,曹唐"小游仙诗"是其中的典范。"小游仙诗"中大量融合运用了昆仑神话的元素并巧妙地落在诗的意象上。本文独特的神话视角给研究唐诗仙境空间的建构特点提供了新思路,并对神话研究有所补充。

    2021年47期 No.95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声律启蒙》与车万育

    刘畅;毛晓阳;

    蒙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幼儿的启蒙教学,它包括了场所和启蒙教材。在蒙学教材中,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音律对仗上,它的形式对仗工整,读之朗朗上口;在内容上,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在传承儒家文化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声律启蒙》的价值性又和当时社会以科举考试为重的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声律启蒙》及其作者车万育,都在蒙学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1年47期 No.95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毛晋诗社活动与创作研究

    黄佳雯;封树芬;

    汲古阁主人毛晋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与之交往的人物众多,其诗歌创作活动频繁,但目前关于毛晋诗歌及与文人结社的研究成果较少,故考查毛晋与时人的诗歌结社活动,了解江南地区诗歌发展盛况,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清之际诗学发展。

    2021年47期 No.9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 敦煌变文中非正统的英雄观及其价值取向

    黑晓佛;

    敦煌变文按照民间的标准塑造了诸多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民间性格,使他们成了与正统相区别的非正统的英雄。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与行为表现出对民间公认的天道观、道德观及价值观的维护与践行。敦煌民众在塑造英雄的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抗议和对英明国君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期待。

    2021年47期 No.95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文学作品的生态女性观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濮江婷;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现实批判主义小说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代表作,本作品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纯情乡村少女苔丝,在塑造其悲剧形象的基础上,抒发作者对男权制社会的不满之情。本文从生态女性观的角度出发解析《德伯家的苔丝》,以期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提供参考。

    2021年47期 No.95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浅析曾巩公文的写作特点

    郑慧;石颖齐;

    曾巩作为欧阳修门人,与欧阳修并称"欧曾",与欧阳修、三苏、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被较多关注,但是作为一代贤臣的曾巩的公文却很少被人提及。本文从情感、结构以及语言三个方面分析曾巩公文的写作特点,通过研究曾巩公文的写作特点可以挖掘曾巩文章中被人忽视的领域,增进对曾巩公文的了解,探究其公文对现代公文写作的启示。

    2021年47期 No.9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明代宁德县进士群体初探

    蒲素;

    福建省自唐朝神龙年间后,科举取士蓬勃发展,直至两宋,进士的数量达到全国之最。明初,科举制度受到高度重视。宁德县隶属于福建省福宁州,别称闽东。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宁德县开发的历史较晚,当地人口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相较于科举发达的莆田县、晋江县和闽县,宁德县的科举稍显落后,学术界对宁德县的进士群体缺乏整体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就明代宁德县进士群体的数量、任职状况以及对当地的贡献做一次初探。

    2021年47期 No.9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文化集萃

  • 从祖先崇拜看中国蒙古族与日本民族生命观异同

    刘博;

    本篇文章旨在从祖先崇拜角度比较中国蒙古族与日本民族生命观的异同点。一方面,两个民族都受到了宗教的影响,都敬畏自然,具有轮回观念。另一方面,两个民族在关于轮回的信仰上有些许差异,尊卑观念也不同。

    2021年47期 No.9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 明代前期勋臣军职初探

    张朋飞;

    明代的勋臣在明初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到了明代中叶,勋臣权力却明显下降。勋臣主要以军功起家,军职是他们权力变化的重要标志。土木之变后,勋臣作为权力集团,基本淡出了政治主舞台。从洪武到永乐再到仁宣正统时期,明代勋臣军职变化反映了这个集团的权力变化。

    2021年47期 No.9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浅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与背景

    闫丹阳;

    晚年的马克思阅读并且研究了许多关于人类学方面的著作和资料,并且写了详细的摘要和评注。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晚年的马克思思想研究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探究马克思在晚年改变研究方向写作《人类学笔记》的原因和背景,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继承性进行正名。关于《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写作背景从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方面进行了阐述。经过分析,认识到马克思晚年的思想是对他前期思想的一个升华和补充。

    2021年47期 No.9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意义是实体吗——基于奎因本体论承诺的视角浅析

    王建江;

    本体论问题是对现实世界实体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是形而上学理论一个重要的分支。本体论研究的任务就是指出本体论中昏暗不明、含混不清的东西,进而将它们清除在本体论的范围之外。通过将现代逻辑中量化理论引入到本体论的研究之中,奎因应用"约束变元的值"成功地刻画和解释了"存在"的真正内涵。意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内涵性实体,进而不能满足外延同一性要求,这导致其不能成为奎因本体论承诺意义上的实体性存在。

    2021年47期 No.9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浅谈晚清时期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源

    杨硕;

    自18世纪康乾盛世以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衰落,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发展。中国在明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发展壮大。恰恰相反,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晚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最后的余晖,它的衰落具有历史必然性。本文着重谈论晚清时期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源和具体的表现。

    2021年47期 No.9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清代荆州关公信仰兴盛缘由初探

    王圣洁;

    荆州作为关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所在,其关公文化源远流长,关公信仰亦是渊源已久。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对关公信仰在清代荆州兴盛的缘由进行探讨,认为关公信仰在清代荆州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土壤,基于是时当地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基础。

    2021年47期 No.95 51-5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经世致用:蒋君章《西南经济地理》述评

    朱超;

    《西南经济地理》是蒋君章有关西南地区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包括西南五省的自然地理、农林畜产、工矿交通、人口民族、城市商贸等内容。蒋君章的西南经济地理研究是典型的"商业地理"研究模式,具有求真务实与经世致用的特征,而"经世致用"是认识近代中国地理学学术发展史的一把金钥匙。

    2021年47期 No.9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文化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劳伦斯·哈里森《多元文化主义的终结》述评

    刘效东;

    本文以《多元文化主义的终结》及其作者哈里森为述评对象,通过对地理环境、气候、宗教、文化诸因素的分析比较,强调了文化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书中所表述的儒教作为"高文化资本"的部分特征进行了简析。无疑,这对我们提高文化自信也是大有助益的。

    2021年47期 No.95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从互文性角度看“东西”之来历

    林小乔;

    词义的演变存在于历时和共时的交汇当中,一个词的能指和所指受到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说话主体主观创造性的影响,有时会产生新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单个词的单线发展,而是存在于一个复杂的语义网络当中,能够在其他的词或语篇当中发现其发展的线索。东西就表达"事物"这个语义而言,来源说法不一。本文将从互文性角度,结合其他相关俗语的运用习惯,侧面推测"东西"一词的来历。

    2021年47期 No.9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 允许义“听”和“许”考辨

    黄丽梅;

    文章旨在辨析表允许义的"听""许"两词,并考察它们在历史形成中的联系。结论如下:"许"允许义出现时间早于"听",并且两者在现代汉语中在词性上"听"是个及物动词,"许"是个不及物动词;且两者的允许义在现代汉语都不再单独通用,"许"更多作为语素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在古汉语中,"听"和"许"词性相同,词义却有细微差别。

    2021年47期 No.9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从出土谷物浅析赣榆汉代农业

    张小树;

    2012年赣榆博物馆在该县石桥镇石岭村清理一座汉墓时,在男性棺内发现厚约5厘米的谷物层,痕迹表明谷物是在下葬时连着秸秆一起被放入棺内的。经专家初步判断为"谷子",俗称小米,学名粟。此外,在该汉墓东南方向1.5公里处的赣榆盐仓城遗址内曾经出土过碳化的稻粒,在土城乡土城村汉墓中出土核桃一枚。赣榆出土的零星汉代农产品为研究赣榆汉代农作物品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了解赣榆汉代农业生产提供了难得的标本。

    2021年47期 No.9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文化创意

  • 虚拟现实技术在湘西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卢洁;王安琪;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观念的改变,湘西传统非遗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巨变,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播形式扁平、传播内容浅显的困境。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可以丰富非遗创新的形式,提高大众的参与度,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2021年47期 No.9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基于宋代儿童玩具的文创设计分析

    古芳;蔡宇;何泓乡;

    宋代是"娱乐业"高度繁荣的朝代,市井文化发达,商业兴旺,为玩具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文章拟通过对宋代儿童玩具的研究,在了解其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探索儿童玩具所体现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时与当代文创产品开发相结合,针对传统文化类文创玩具不足的现状,以期为文创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更多文化内涵,对玩具主题的文创设计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1年47期 No.9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研究

    文鸿;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推行了一系列文化强区的战略。为更准确和客观地梳理广西民族文化元素,树立文化自信,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和SPSS25.0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全国采集了2038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获得了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研究的多种数据。结论如下:第一,具有高认知度的广西民族文化元素主要以自然山水文化和壮族文化为代表。第二,广西民族文化元素已经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文化元素,而最具推广价值的文化元素总体得票率不高且比较分散,认知度有待提高。第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广西民族文化元素项目偏低,显示出受访者认知低的现象。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一,划分广西文化区。第二,加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2021年47期 No.9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基于武周时期侍女发饰特征的国潮文创设计

    孙虎;徐慧;

    研究武周时期发饰文化内涵,探索国潮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在阐述武则天文化与国潮风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文具整理其装饰元素及实用部位特征,综合运用元素的间接提取、重构变形及改良创新等当代设计方法,以四川地区为例,采取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法等展开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使文创产品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塑造过程,而是兼具实用功能的打造和审美效应的发挥,为武则天文化元素运用到国潮风设计中提供新思路,促进武则天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加生活多元化,满足人们对国潮时尚元素的追求。

    2021年47期 No.9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群众文化建设中东北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刘丽丹;蔡洪久;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传统艺术不仅有着浓郁的气息、斑驳的历史痕迹、淳厚的艺术品格,受到全世界各族人民的爱戴与赞赏,融合东北传统艺术精华,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深厚内涵,是对东北地区区域文化的有效表达,是人们的审美意识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在漫漫的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诸多宏大而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在文化视角下的东北地区传统艺术是一种传统的叙事形式,是中华民族绚烂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如何传承与保护我们的文化与传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有所担当,使传统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做好传统艺术传承路上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重要而又崇高的使命。

    2021年47期 No.9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数字动画短视频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运用

    戴梅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动画短视频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在非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短视频产业与非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通过短视频促进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更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着短视频行业的优质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动画短视频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运用,希望可以寻找有效路径,从而推动短视频产业的创新发展。

    2021年47期 No.9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老子“有无相生”思想在新媒体装置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陈德贺;马嘉璐;姜颖道;

    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有无相生"哲学理念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构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美学是构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无论是在传统造型艺术或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中,老子的哲学智慧和美学思想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参考指南。本文以现代重新诠释的老子思想和新媒体的发展为基础,研究"老子哲学思想"与"新媒体艺术创作"间的关系,以老子的"有无相生"为重点,探索新媒体装置艺术中"有"和"无"的美学特征,寻找二者间的契合点作为理论基础,揭示传统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2021年47期 No.95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文艺观察

  • 基于民间故事的绘本创作研究

    颉瑛琦;

    民间故事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富有想象和幻想的故事、曲折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适合作为绘本创作的素材。取材于民间故事的绘本,在创作时应在保持民间故事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对民间故事进行适度的加工与改编,精于选择与文本表现内容相适应的绘画风格,注重图像叙事,通过文与图的"和谐共奏"完成对故事的讲述。基于民间故事的绘本有助于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在儿童教育上具有多重功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21年47期 No.9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 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研究

    朱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发展。一直以来,声乐表演作为一种具备综合性审美价值的音乐表演形式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基于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不断创新和提升审美的原则,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享受。因此,声乐表演对于表演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认识到表演过程中的美学价值,并且能够在实际演出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以及在声乐表演实践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凸显出其丰富的审美特征,让声乐表演这门艺术更好地向社会和大众传递其审美艺术价值。

    2021年47期 No.9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克里姆特绘画语言分析——以作品《吻》为例

    高若琳;

    1862年,分离画派创始人,象征主义大师克里姆特出生在奥地利的金匠家庭里,特殊的家庭背景及社会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象征主义是指以象征为名,理想化地表达画作,画家们不再执着于描绘真实的景象,而是通过隐喻的、带有装饰性质的画面表现理想中的世界。他的画作中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出对生命之谜的探索,并大量借鉴了东方元素,画面充满了哲学气质,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

    2021年47期 No.9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电影《暖》中意象的读解与分析

    郭倩;

    "遇到一个人,你对现实生活的所有感受就突然改变了,感伤像空气一样包裹着你,这时候她就算要你的命,你也不会逃避。"这是电影《暖》的开场独白,也是多年来始终萦绕在男主人公"井河"心中对初恋"暖"情感的真实写照。电影以井河十年后再次回到故里偶然遇到初恋爱人"暖"这件事情起始,冷暖色调的鲜明对比、交叉蒙太奇的熟练运用,将整个故事切分为"过去""现在"两大时空,导演以其细腻的笔触、独有的情怀将故事铺展成一幅画卷,毛笔轻蘸水,故事缓缓晕开。

    2021年47期 No.9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的叙事艺术与审美意蕴

    齐立森;张艳丽;

    以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为开篇,以西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国策推出为落幕,以东西文明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为视角,纪录片《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高度,秉承深沉宏大的国家叙事体例,采用写实写意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情景再现了稷下人才荟萃的历史图景,生动演绎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魅力。

    2021年47期 No.95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基于青铜饕餮纹饰的美学思考

    张鹏;

    商周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周青铜器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均体现在其铸造雕刻的精美纹饰上。其中,饕餮纹是商周时期常出现于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饕餮纹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审美意味。本文运用美学、考古学和文献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文物,探析饕餮纹饰的起源、内在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审美特征。

    2021年47期 No.9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汉绣的艺术风格及其在定制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陈雁玲;程伟;

    汉绣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光辉却逐渐黯淡。本文通过归纳汉绣的艺术风格,分析汉绣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方式和途径,最后根据汉绣的特点和风格,将汉绣元素与定制服装具体结合,分析汉绣元素在定制服装中的运用优势,探讨汉绣的发展新途径。这既是对汉绣这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又对中国定制服装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2021年47期 No.9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 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的中年危机——电影《克莱默夫妇》解读

    刘海荣;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中年阶段是人格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要突破僵化刻板的人格面具的束缚,整合潜意识中对立性别的特质,即男性的阿尼玛和女性的阿尼姆斯原型意象。影片《克莱默夫妇》中男女主角结婚七年后经历的一系列危机与转变,反映了中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和人格发展主题。

    2021年47期 No.95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文化综合

  • 新媒体环境下书法报刊的发展机遇

    周恒发;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书法报刊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书法报刊在发行、广告、影响力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困难。如何在新媒体形势下求得发展,是书法报刊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书法报刊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与新媒体特点实现优势互补,走融媒体发展之路。

    2021年47期 No.95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古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

    胡骁真;

    本文主要从量词的通史研究、断代研究和专书研究三个方面整理了自殷周到明清时期量词研究的文献资料,以期对不同时期量词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找到现代汉语量词的用法的历史来源,将古今研究进行衔接。

    2021年47期 No.9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对比研究——以许渊冲和奚如谷、伊维德英译本为例

    林雪英;莫运夏;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早期就已广为流传,与《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本文以《西厢记》的奚如谷、伊维德英译本和许渊冲译本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的相关副文本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分析译本中的副文本信息来探究译本背后的翻译动机、理念和方法、情感倾向等。通过对比探究译者翻译思想对译文的影响,本文期望能够为中国戏曲的译介事业有所助益,更好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2021年47期 No.95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以《赠张云容舞》为例探讨文化差异对唐诗英译的影响

    谢馥宇;

    翻译活动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诗歌翻译作为一个相当独特的领域,受到了社会生活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个领域,翻译方法因个人背景和文化多样性等因素变化。本文以古诗《赠张云容舞》英文译文为例,探讨了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把握诗歌形式与美感的统一,及如何处理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文化亏损问题,进而探讨影响古诗英译的主要因素。

    2021年47期 No.95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探

    吕佳;

    保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的责任,博物馆应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当前,博物馆非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博物馆应立足非遗特点,积极开展研究、展示、宣传工作,成为保护、传承、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

    2021年47期 No.95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 拼音缩写网络流行语特征及成因分析

    翁丽;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得到广泛传播,其中,由拼音首字母缩写形成的流行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主力军。以下简称为拼音缩写网络流行语。本文收集了近两年网络上较为流行的拼音缩写网络流行语,发现其具有形式简洁、含义隐晦、解读困难、一定的排外性等特点。接着,文章分析了该类流行语的成因,成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网络技术的发展、宽松的网络环境、社会节奏的加快、网民年轻化趋势、汉字输入法的制约等;后者包括语言内部的经济机制。

    2021年47期 No.95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浅析《红楼梦》德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策略

    黄晓宜;

    《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歇后语,为翻译增添了难度,更考验译者的功力。关联理论强调译者要寻找最佳关联,以保证交际的成功实现。由该理论出发,本文选取王熙凤所运用的歇后语,对史华慈的德译本进行分析,探讨歇后语的翻译策略。

    2021年47期 No.95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关键战役》字幕汉译策略探究

    付闯;

    纪录片是依托真实生活为素材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最终引发大众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真实性"使得其文化传播作用尤为重要。在此前提下,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成为了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简洁性、艺术性、真实性等诸多特点。本文以英语纪录片《关键战役》(Ultimate Warfare)为例,探究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的英语纪录片字幕翻译策略,目的是为纪录片字幕汉译提供帮助,以期促进中外文化间的深入交流。

    2021年47期 No.95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太极拳论》英译本的翻译伦理探究

    刘妍辉;郑忠耀;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典籍的英译更能推动太极拳文化走出去的进程。本文将运用翻译伦理学视角,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指导,从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承诺伦理等五个角度,探究Louis Swaim《太极拳论》英译本中翻译伦理的体现,指明翻译伦理可以为典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2021年47期 No.95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 浅析译者职业道德

    刘群群;

    随着语言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的关注从最初的翻译质量、到建设翻译行业、后来逐渐发展为译者职业道德建设。中国在译者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并不成熟,同时在实践中也面临很多问题。本文简述了中西方译者职业道德现状,并结合先行研究及笔者对译者职业道德的理解,从保证翻译质量、客户意识及服务意识方面阐述了译者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2021年47期 No.95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 话语标记“你能相信吗”研究

    侯文娟;

    "你能相信吗"疑问小句可以被界定为话语标记。话语标记"你能相信吗"有较强的语用功能,可以开启新话轮、引起听话人注意并传递新信息、表达说话人难以置信心情。话语标记"你能相信吗"有多种变体形式,可以省略主语、省略助动词或把"你"变成"您",从而产生变体"能相信吗""能信吗""你相信吗""您能相信吗"等。

    2021年47期 No.95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 《你好,李焕英》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胡梅茸;王晓利;

    《你好,李焕英》的英文字幕行文简洁、自然流畅。译者从目标语观众视角出发,巧妙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译文表达准确,符合译入语习惯。本文将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恰当使用增译、省译、直译等翻译方法以及运用归化策略,有望为以后中国字幕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021年47期 No.95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立德树人的力量源泉

    王灿星;

    本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基点,立足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从"学什么""学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有效开展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021年47期 No.95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主办单位: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出版周期:周刊

ISSN:2096-8264

CN:42-1911/I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创刊时间:2020

 
访问量:6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