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创

文学评论

  • 爱丽丝·门罗《激情》的叙事空间研究

    王维轩;

    爱丽丝·门罗以其短篇小说闻名,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短篇小说以平淡且深刻的笔触道出了生活的复杂,构建起了独特的门罗式写作空间。本文运用爱丽丝·门罗的“房子理论”以及卓拉·加百利的叙事空间理论对收录于《逃离》中的短篇小说《激情》进行叙事空间分析。房子和汽车是这部作品中的两个叙事空间。房子是主角格雷丝与莫雷一家互动的叙事空间,它代表着稳定与智性,但却让格雷丝倍感压抑;而汽车则是她与酗酒的尼尔一同释放欲望的叙事空间,代表着运动、变化与激情。两个叙事空间的互补与冲突,揭示出门罗作品中叙事空间构建的巧妙,起到了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强有力支撑。

    2023年02期 No.14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梦境与色彩的双重奏鸣曲——从视觉心理重读鲁迅《野草》

    刘怀远;张梦圆;

    鲁迅常用梦的渠道进行心理潜意识的表达,《野草》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著作。从视觉心理的角度看,梦境和色彩是组成视觉意象的重要部分。在《秋夜》到《一觉》这场长梦中,一方面,梦作为载体,承载了色彩的视觉构造效果;另一方面,色彩又构建了“息息变幻,永无定形”的梦境。鲁迅为每一个梦境赋予不同底色,并通过其他颜色的修饰来完成整个梦境的色彩构图。这些单独的梦各自斑斓,却最终融合为黑色,即全书的底色。这种双重关系最终构成野草之梦“息息变幻,永无定形”的特点。这一特征正与心理学中人的视觉型沟通模式特点相吻合,由此,从视觉心理重读《野草》,可以从中窥见鲁迅的视觉型人格特质,有助于“回到鲁迅”的本位研究。

    2023年02期 No.14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反叛与重塑——《最后的华尔兹》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浅析

    徐晗;

    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的自传体小说《最后的华尔兹》是描写了女性经过不断的反思和自我审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重塑自我,实现价值。本文探究主人公阿拉巴马的成长之路,进而分析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意识内涵。

    2023年02期 No.14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白先勇《台北人》女性形象探析

    张渝;

    《台北人》是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经典之作。小说塑造了多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由于自身经历影响,白先勇对女性有着独特的看法。本文着眼于《台北人》中的女性人物,通过分析不同女性的形象,再结合她们的悲剧命运,总结作者的女性观。

    2023年02期 No.14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简论苏童《1934年的逃亡》中的“竹刀”意象

    孙裕翔;

    作家苏童小说叙事中,意象是至关重要的元素。解读苏童作品中的核心意象是阐述其作品的关键所在。在他的小说《1934年的逃亡》当中“,竹刀”这一新奇意象频繁出现,对于小说陈宝年、祖母蒋氏、狗崽三人,这个意象包含着“生命”“男性迫害”“父权”以及“城市和成人世界”多层象征意义,体现着作者对人性的观照,对城乡矛盾的思考,对女性地位以及少年成长主题的阐发。

    2023年02期 No.14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书写

    张含;

    林语堂小说蕴含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符合中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和阅读情趣。本文从林语堂小说中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原因、表现,以及产生文化碰撞与融合后作品的独特性三个方面论述林语堂小说中的文化书写和情感表达,以便更好地挖掘作家林语堂内心深处对文化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探讨其作品的独特性。

    2023年02期 No.146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论《克拉拉与太阳》中人工智能的电子文本与伦理意识

    文思远;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幻文学的热门题材之一。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脑文本、电子文本、伦理选择等相关理论对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于2021年发表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小说的主人公人工智能克拉拉是使用电子文本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这使她的行为与思维和使用脑文本进行思考的自然人有了根本的区别:人工智能克拉拉无法形成与人类相提并论的伦理意识,不具备做出恰当的善恶分辨的能力。通过克拉拉形象的刻画,石黑一雄表达了对人工智能领域和人机关系的未来畅想和构思。

    2023年02期 No.146 22-2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文学研究

  • 现当代小说中的南京空间书写

    安妮;许岚;董亦婷;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六朝古都”是现当代小说家笔下的宠儿。秦淮河、夫子庙、玄武湖……南京有其丰富的地标性历史文化资源;车站、餐馆、剧社……南京书写也不乏非地标性空间。本文根据作品内容,分为民国故都、灾难之城和当代南京三个部分,从空间建构的角度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不同的南京书写方式,并细察不同书写方式背后的作家自我理念、时代主潮、意识形态。

    2023年02期 No.14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逃往加拿大》的研究现状综述

    刘佳慧;

    伊什梅尔·里德(1938—)是美国最有才华的革新派作家之一,也是黑人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主要倡导者。《逃往加拿大》作为里德最为睿智的一部小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逃往加拿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建议,以期对之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年02期 No.14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断魂枪》与《棋王》比较谈

    李晓静;

    20世纪80年代阿城在小说《棋王》中借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塑造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棋王》也成为“文化—寻根小说”的扛鼎之作。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老舍已开“文化—寻根”风气之先,小说《断魂枪》就体现了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思索与叩问。本文拟对这两篇小说从时代背景、人物设置以及主人公沙子龙和王一生两个人物形象展开对比分析,感受不同年代的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相同的使命感以及由于时代差异造成不同的文化心理。

    2023年02期 No.146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论二晏醉梦之异同

    丁肇璇;

    酒与梦是二晏词中的常见意象。有小酌怡情,筵席酬和之作,亦有由醉入梦,书写情思之作。但是,因生平经历与情性影响,晏几道与晏殊在对酒与梦的处理上又多有不同。本文将从二者对醉梦的态度、审美风格、主题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原因。

    2023年02期 No.14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论性别与阶级视域下女性色彩的稀释——以《卖花女》和《窈窕淑女》为例

    刘琬;

    好莱坞经典歌舞片《窈窕淑女》改编自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女》,并且包揽奥斯卡重要奖项。本文将从女性应摆脱“家庭的天使”的桎梏展开,对比剧作与影视中公然的厌女现实性。并且以性别和阶级角度解读过度夸大的男性形象是如何削弱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探索保守的性别意识与发展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男性作家总是公开表示一种敌意,塑造出贪婪、倍受折磨、意志消沉、孩子气等形形色色被贬抑的女主角,以至于社会对女性的教育集中在妻子与母亲。今天女性的本性展现的愤怒与热情对文本及旧观念产生了辨别与批判能力。

    2023年02期 No.14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从《左传》对话中王侯称谓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以昭公至哀公时代为中心

    杨雨桐;曹馨元;王乐陶;

    昭公、定公、哀公是孔子真实生活的年代,因此被称为孔子时代。礼崩乐坏是孔子时代给人的普遍印象,但如果从人物称谓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礼崩乐坏”,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今本《左传》~(1)保留了大量先秦人物称谓,不合礼称谓主要分为不敬之称和僭越称王两种,前者出现于国家利益或个人利益冲突时,后者出现于吴楚这种“非华夏集团”~(2)。据统计,两种不合礼称谓均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作为“礼崩乐坏”的典型表现。

    2023年02期 No.14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马克思美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季园月;

    马克思没有美学论著,他对美学的见解都是夹杂在经济学、哲学等理论的阐释中,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马克思美学思想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实践这一逻辑中介,最终归于人的审美自由与审美解放,详细论述了美的起源、美的规律、审美感觉三个美学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美学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美”的主旋律;消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异化现象。

    2023年02期 No.14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文化集萃

  • 顾炎武及其经世致用思想探究

    张鹏飞;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顾炎武先生的生平,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学术氛围进行简要的概括,归纳出顾炎武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与治学态度,用以探究顾炎武先生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实践与启示。

    2023年02期 No.14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道光时期地方大员的日常生活——以《李星沅日记》为中心

    王鑫;

    李星沅是道光时期著名的封疆大吏,他的《李星沅日记》记录了其任职地方督抚期间的所见所闻及日常生活,是研究道光朝历史的重要资料。借助李星沅的笔触,能够还原地方大员群体的一般生活细节,包括风习教化、社交宴饮、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考察李星沅的日常生活轨迹和蹈循礼俗的生活图景,对于探究道光时期地方大员在封建政治生态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02期 No.14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对当今生态问题的启示

    李聪;

    通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可以看出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到“生态思想”这一词语,但当时马克思已经看到了藏在社会繁荣发展背后的环境问题,深刻洞悉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因此书里隐含了许多有关生态的思想。分析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性以及马克思生态思想,能够揭露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而找到根除生态危机的途径,对我国乃至世界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2期 No.14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 浅论康德与孟子人性论之异同

    李雪玉;向永慧;

    人性论作为伦理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范畴,中西方对其的研究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而康德和孟子作为中西道德哲学不可忽视的代表,对其人性论异同的研究、对道德哲学架构的完善具有深刻意义。

    2023年02期 No.14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金代伴使研究——以宋金交聘为例

    邢维;

    伴使制度,是交聘制度的一部分,对于宋金两国交聘制度的研究一向是学界热点,但是对于两国伴使的研究并不多,且出于金代史料的缺失等客观原因,学界对金代伴使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只能从宋人使金的语录中得知一些有关金代伴使的描写,管中窥豹,由此推断出金代伴使制度的有关内容。而本文金代伴使制度的研究,则参考了包括从宋金海上之盟一直到金灭亡的一切外交往来活动记录。

    2023年02期 No.14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人与历史视域下康德与黑格尔历史目的论差异探析

    李敏;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历史的关系,其理论来源与德国古典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两大历史代表人物,康德与黑格尔都试图为历史的发展设定一个终极目标,以此把握整个人类历史。但是二者对于历史目的论的定性各执己见,决定了他们对人与历史关系的阐释也会存有分歧,主要包括历史的主体与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两个方面。通过剖析康德与黑格尔历史目的论中关于人与历史关系的阐释,可以清晰把握康德与黑格尔历史目的论存在的主要差异,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中人与历史关系的思想来源和基本内容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02期 No.14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 《礼记》中男女有别的家庭模式

    鲁霜;王媛;

    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礼”,后人对三礼的研究更是不胜其数,本文通过《礼记》中男女在降生、抚养、冠笄之礼到婚嫁等重大生命历程中性别规范的分别对比,进而阐述先秦儒家对男女有别的家庭模式的建构过程以及由此所形成重敬轻爱的家庭氛围,并探析男女有别的家庭模式对现世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类仪式和礼节正是借由主体的成长脉络逐步融汇进男女有别的性别实践,男女有别的社会化过程包含着内化与外化的双重辩证。

    2023年02期 No.14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 差序格局视域下传统道德的时代困境——以《梁巨川遗书》为中心

    尚学莉;

    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是以已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传统社会的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影响的逐渐扩大,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受到冲击。清朝崩溃后,国人进一步陷于新旧道德的混乱之中。梁济作为晚清士大夫的代表,在其遗著中留下了许多关于社会道德问题的内容,揭示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

    2023年02期 No.14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文艺观察

  • 乡村振兴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生态保护与现代性发展

    江昕颖;陈琳;李益长;

    歌言是畲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灵魂。随着村寨空心化的加剧,畲族歌言文化生态遭到破坏。乡村振兴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生态建构有助于畲村振兴。应站在时代高度,采用相应的策略,从更深的层次上建构畲族歌言文化生态空间,以助力畲村文化振兴。

    2023年02期 No.14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论纪录片中的故乡叙事——以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为例

    黄静妮;

    贾樟柯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结合非虚构性纪录片的体裁和作家“口述史”的方式,重现了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四位中国当代作家的私人记忆与情感体验,由此展开了一场悠长而宏大的故乡叙事,构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间国人的“心灵史”,为反映时代深层需要和个人认识自我、疏解精神乡愁提供了一个特殊途径。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和叙事艺术三个方面,浅析其故乡叙事。

    2023年02期 No.14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禅宗美学影响下的现代设计

    吉容萱;吴卫华;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禅宗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熟,由这种禅文化孕育出的禅宗美学为传统的东方审美注入了新的活力。禅宗美学的广泛传播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现代设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以“禅宗美学”为切入点,论述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归纳出禅宗美学给现代设计带来的启示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2023年02期 No.14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 中琉书法交流史考

    江知莳;

    自明初建立关系以来,中琉两国维持了近五百年的友好关系,在此期间中琉文化交流生生不息。书法作为当时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琉友谊等方面中大放异彩,使中琉两国连接更加紧密。本文以明清时期中国书法传入琉球的主要途径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书法对琉球文化的影响,探究中琉书法文化交流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2023年02期 No.14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典籍里的中国》:关于文化典籍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创新研究

    郑舒心;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华文化自信的传承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巧妙的叙事转换及拓展,对中华典籍进行人格化、情感化、戏剧化的艺术转码,生动地将中华典籍呈现在荧幕上,拉近了典籍与人民之间的距离,也是文化经典当代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聚焦于该节目的叙事策略,尝试从叙事主体、叙事空间、叙事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创新了影像文本的叙事方式,并探究出“典籍热”背后的成功密码。

    2023年02期 No.14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致命女人》:三个时代女性的女性主义婚姻观

    刘笑;

    红极一时的美国电视剧《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讲述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年代(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20年代)的女性在对待婚姻中不忠行为和应对婚姻危机的故事。其中三位女主角所展示对自身婚姻观的思考、对自身女性主义意识的探索值得深思。

    2023年02期 No.14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文化传播

  • 操纵理论意识形态因素影响下《天演论》译文片段分析

    王喆;

    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理论将翻译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并将其与文本之外的诸多因素加以联系,以探究翻译目标、方针策略、译文如何形成等与翻译实践相关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主要有三种因素影响翻译实践,即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通过分析《天演论》部分译文,本文论述了操纵理论意识形态因素影响下的原文选择、翻译策略及翻译语言风格。

    2023年02期 No.14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安可佳;

    公示语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缩影。公示语的宣传性和交际性使得公示语翻译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针对近年来公示语翻译中的典型问题,在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视角下,依据清晰性、信任性、理解性及真实性价值观,从期待性规范和专业性规范两个方面,系统地描述规范对于公示语翻译活动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省译法以及意译法等策略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公示语翻译更加专业化,为今后规范公示语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02期 No.14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 华美与流畅互融,优雅和淳朴相依——朱译莎剧《暴风雨》中的方言与通用语和谐共生

    胡德义;

    朱生豪译的莎剧被誉为翻译文学的杰作,译笔流畅,文辞华美,但某些用词和句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地方语言的影响,译文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嘉兴方言的痕迹。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应与朱先生本人是在嘉兴长大的不无关系。本文以朱译莎剧《暴风雨》为例,作者尝试着对朱生豪译作中显现方言的迹象进行了解读:鉴于平生从未走出过长三角的这一事实,加之朱生豪从小习得的母语对他终生具有潜在的影响,使他不自觉地对嘉兴方言产生心理依附。可见,方言的使用,当然与译作者本身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第一习得语言及其运用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2023年02期 No.146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高兴》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王丽君;

    《高兴》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涉及大量陕西民俗文化相关词汇。韩斌对《高兴》一文中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为该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成功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纽马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出发,对《高兴》一文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韩斌较好地利用了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技巧,成功地翻译了小说《高兴》中的文化负载词。

    2023年02期 No.146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创造性叛逆视角下《睡谷的传说》的翻译研究——以李知乐汉译本为例

    赵琳妍;

    文学翻译需要译者在准确传达原作信息到译入语文化的基础上依旧保持译作的美感,对原作进行二次创作。尤其是当作品在被翻译到译入语环境中时,作品的受众目标也发生变化,译者需要更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翻译,这其中必然涉及译者对译文的创造性翻译。本文从创造性叛逆视角出发,从文化信息、遣词造句、篇章叙述三个层面探讨译者李知乐将美国名著《睡谷的传说》翻译为儿童小说的创造性手法与该译作对原作的叛逆。

    2023年02期 No.146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文化综合

  • 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看“曼德拉效应”的产生——以“叮当”为例

    向鑫;

    语言模因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通过被大量模仿、复制完成人际传播。“曼德拉效应”广泛存在于当今以新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的社会交际活动,作用于人类的心理活动。本文从语言模因的视角对交际现象进行解读,以“叮当”一词产生的社会现象为例,对语言模因论影响曼德拉效应产生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本文还论述了语言模因与“曼德拉效应”同样具有相似的生命周期的特性,且新媒体技术是这二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最后的结论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交际活动传递信息影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某种心理效应是极可能的。这对我们研究语用学对社会现象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2023年02期 No.14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拉祜族风土谚语的主要类型及其民俗文化内涵

    景娜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作为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拉祜族的风土谚语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貌和民俗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拉祜族风土谚语的搜集整理和分类,以《中国谚语集成》和拉祜族谚语集成等各类文献中的有关拉祜族风土特征的谚语为语料,对其进行分类,挖掘其中展现的拉祜族的民俗文化内涵。

    2023年02期 No.14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语气词“无”的历史发展历程

    刘彤彤;

    语气词“无”的来源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表否定义的动词和副词,二是否定词“无”的词义扩大,同时表示主观和客观上的否定,为其意义虚化提供条件。“无”语法化始于副词用法,使用时可省略所带的宾语,且常用于口语中,因此答句也可省略宾语,单用“无”字回答,促使“无”改变句法位置,即位于句末语气词出现的位置上,另加读音的弱化,一起促成了“无”最终语法化为语气词。语气词“无”发展到宋元时期被“麽”所替代,此后还有遗留,明清时期的语气词“无”仍在书面语中使用,现代汉语中也有否定词置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用法,在温州方言中也有语气词“无”的遗留,在搭配上也有一套规则。

    2023年02期 No.14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说文解字》从“女”诸字归部理据探索

    宁珩羊;

    《说文解字》中合体会意字的归部原则并未明确,“义有所重”说是目前学界普遍观点,但从偏旁与字义的关系角度不能通察所有会意字,“义有所重”说有其局限。分析《说文》中以“女”作义符的有代表性的诸字归部,发现仅“婁婴奻姦”四字“据形系联”归部,大多数会意字归部基本原则实为“以类相从”,即从多个义符中选取正确的部首归部。

    2023年02期 No.146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中西方问候语表达差异分析

    武凡琪;杨丽娜;

    问候语作为交际沟通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际关系建立和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语言的不同,文化的碰撞,都对我们了解更多的差异,避免尴尬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掌握语言的同时也要求了解文化。本文从语言问候和肢体语言问候两个角度对中外问候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探究问候语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

    2023年02期 No.146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绝了”含有褒贬义的成因探究

    许明杰;郑婉玉;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语料来源,搜集了六百条语料进行标注,发现“绝了”可以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和小句等句法成分。把做小句的“绝了”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可以同时具有褒贬两种含义。通过研究,可以从“绝”本身的发展、语义感染、概念整合三个角度解释这一成因。“绝了”在流行中逐渐完善了其本身的交际功能,产生了很多新的用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和丰富的运用价值。

    2023年02期 No.146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 汉英网络流行语字母缩略体的认知分析

    黄艺丹;

    为追求网络对话的新颖和快捷,21世纪以来,汉语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以字母符号为构成形式的字母词。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旨在通过梳理汉英两类语言网络流行语中字母体的结构,分析其通过缩略途径生成的路线,进而阐释由形式带来的汉英共性的多种认知属性和功能。

    2023年02期 No.146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安徽岳西方言的合音词研究

    方慧子;

    近年来,有关合音词的研究在深度以及广度上都有了深入发展。岳西方言研究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未见涉及合音的研究成果。岳西方言里的合音词研究可以围绕合音词类型、合音规律以及合音与音节构成的关联进行探索。

    2023年02期 No.146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 及物性视角下劳伦斯诗歌《大海》的生态话语分析

    阿雪;

    《大海》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自然诗歌,劳伦斯亦有“自然诗人”的美称。他的自然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及物性系统出发,对诗歌《大海》进行生态话语分析。选取和分析诗歌中及物性过程所表达的表层意义,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即生态意识。研究表明,通过及物性分析判断话语的生态取向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具有可行性。

    2023年02期 No.146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 三个平面理论下的“破防”

    石惠文;

    “破防”是“破除防御”“突破防线”的缩写形式,语义关系是动作和受事的关系。梳理“破防”的产生和发展,得出“破防”三个不同的语义特征,分别是:[+突破,-防御,+胜利],[-防御,+伤害],[+情感冲击,-情绪控制]。“破防”是述宾结构的离合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语用特点主要是表达的简洁性和情感的客观性。

    2023年02期 No.146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隐喻和转喻视角下中日视觉动词的对比研究——以“看”和“みる”为中心

    张金玉;薛姣;

    人类通过五官的知觉来获取外界信息,积累经验和知识。感官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交流的关键“通道”。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分析,人类五官感觉的重要作用必然会反映到感官动词的语义中。本研究选取视觉动词“看”和“みる”,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探析两者的多义性,同时阐明其词义派生机制并加以对比分析。

    2023年02期 No.146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今古传奇学术出版中心征稿启事

    <正>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通俗文学期刊集团,曾多次荣获中国期刊奖、百种社科期刊奖、湖北省优秀期刊奖、湖北十大名刊、双十佳期刊奖及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旗下有《今古文创》《新楚文化》等学术类期刊,《今古传奇·传统版》《今古传奇·纪实版》《今古传奇·人物版》《今古传奇·武侠版》《新传奇》等文化休闲类报刊。集团已实现多种经营并举,涵盖报刊、图书出版、广告、数字新媒体等领域。

    2023年02期 No.14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生灵

    李晴;

    <正>~~

    2023年02期 No.146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下载本期数据

主办单位: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出版周期:周刊

ISSN:2096-8264

CN:42-1911/I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创刊时间:2020

 
访问量:4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