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创

文学评论

  • 小说《日落绿洲》的叙事策略与女性意识

    彭满萍;

    埃及作家巴哈·塔希尔创作的小说《日落绿洲》于2008年荣获首届阿拉伯小说国际奖(IPAF)(也称阿拉伯布克奖)。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出发,探讨作者如何运用个人型叙述声音这一叙事策略来凸显文中凯瑟琳的女性意识。纵观文本,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让凯瑟琳这一角色被赋予了话语主体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男性的话语权威,给予凯瑟琳表达自我,解放自我的权利。

    2023年12期 No.15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 梶井基次郎《柠檬》新考

    欧阳丽琴;

    梶井基次郎的处女作《柠檬》一直被认为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中幻想与现实反复交织,一直被认为是病人视角的,倦怠、灰暗而又神经质的。本文依据时间先后对小说中的情感变化逐一进行解析,并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小说中的关键“里街”“丸善”及“柠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论证梶井基次郎在《柠檬》中所要展现的并非是自我放弃的呻吟,而是死而向生的希望。

    2023年12期 No.15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中岛敦改编小说与原著比较研究——以《山月记》为例

    陆璐;

    《山月记》作为中国唐传奇小说《人虎传》的翻版,是日本近代天才作家中岛敦首部公开发表的小说,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中岛敦的作品”。二者都讲述了主人公李征变虎的故事。本文先介绍中岛敦的创作背景,通过对故事情节内容、主题、艺术表现手法三个方面的对比来分析二者的异同,通过文本细读,透视作者人生价值观及创作风格,对中日比较文学有所裨益。

    2023年12期 No.15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古代中西方自传文学的社会价值表达——以《忏悔录》《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比较为例

    马儿骎骎;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中西自传隐含不同的社会价值表达。以奥古斯丁《忏悔录》为代表的古代西方自传文学缘起于宗教,强调自我表达与社会意识的协同;以《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代表的古代中国自传文学的史传形式,体现强社会价值表达与中式自我的塑造。从文化构成差异来说,前者以“人生而有罪”为原点对话上帝,实现神的救赎,突出人与神之间的伦理,表达社会价值;后者以“传先王之道”为原点对话政治,实现自我塑造,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表达社会价值。

    2023年12期 No.156 13-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文变染乎世情——文体学视角下的《世说新语》文学批评研究

    叶成涛;

    《世说新语》是六朝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其对魏晋时期的名士进行了记载与刻画。从文体学视角下去洞察与研究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世说新语》是必要的。本文系统地整理了学界关于《世说新语》文体的诸多争论,在对于争论的不断厘清中,本文详述的《世说新语》文学批评与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亦愈见清晰。

    2023年12期 No.15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身份协商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詹姆斯的跨文化生存困境

    邱琳;

    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于2014年凭借处女作《无声告白》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该书以中美混血女孩莉迪亚的离奇死亡为叙述起点,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中美跨族婚姻家庭生活背后暗藏的激烈矛盾与冲突,揭示了被隔离在美国社会边缘的华裔群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困境。本文从身份协商理论视角切入,从身份的脆弱性与身份的差异性两个维度分析了该书主人公詹姆斯跨文化身份构建的消极性表现,以及其在身份焦虑的干扰下采取的消极身份协商策略,以期为生活在现代美国社会中的华裔群体可能会面临的跨文化生存困境起到警示性作用。

    2023年12期 No.15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大雁归来》的生态审美意蕴

    陈越;

    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有独特的生态审美意蕴。生态审美是生态文学衍生出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特性。从生态审美角度赏析《大雁归来》,有助于读者在阅读、学习文章的基础上,体会其生态审美思想,从而增强人的生态意识。

    2023年12期 No.15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 唐宋词对古风歌词的影响研究

    辛芸;王秋雁;

    唐宋词早期是下里巴人的作品,直到宋朝后期才成为阳春白雪。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是在发展中逐渐分层,古风歌的歌词成为小众的文学涵养较高的一类。唐宋词与古风歌词的发展有相似的经历,古风歌词不论是遣词造句、意境营造还是叙事手法上都有唐宋词的影子。

    2023年12期 No.156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 《公羊传》复仇思想辨析

    王伟;

    除历代学者所大力阐发的《公羊》“三科九旨”之外,复仇思想作为《公羊传》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可忽视。然《公羊传》视《春秋》为“义之大者”,故其所主张的复仇不同于盲目的血亲复仇,背后皆有相应的义理阐发。大体观之,《公羊传》借复仇既可见君臣父子之义,又可明国君一体之理,且不偏执一端,在复仇的具体实践中有经与权的考量。

    2023年12期 No.15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文学研究

  • 庄子“言不尽意”对审美主体的影响研究

    李加乐;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庄子虽不完全否定语言对于表情达意的社会功用,但仍把其作为破坏生命或事物本真的形式,遂提出“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一论述对审美主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言不尽意”在不同时期的异化和发展,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独特思考与启发,以及文学接受在“言不尽意”下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2023年12期 No.156 32-3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 焦循《论语通释》“一贯忠恕”说

    黄芸丹;

    焦循作《论语通释》将“一贯忠恕”置于全书首位,采用“孟子之言参孔子”的治经方法,试图借孟子“性善论”阐释何为“一贯忠恕”。本文借助“性善论”与“异端”,解读焦循的“一贯忠恕”,并探究其对于各种学术贯通兼采的现实意义。

    2023年12期 No.15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论伯林特参与美学的身体维度及其引发的论争

    王长青;

    20世纪起,西方哲学美学实现了“身体”转向。在环境美学中,对于“身体”维度最为重视的当属伯林特。他提出的“参与美学”吸收了杜威以及梅洛-庞蒂等人的理论,突出了身体介入在环境审美中所具有的作用。基于此,伯林特主张在环境审美中以多感官取代单一视觉。身体的介入使得审美主体的身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当然,身体的介入也使“参与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弊端,这也引起了卡尔松与伯林特的论争。伯林特对身体的重视还可以视为身体美学在环境审美中的具体表现,这显示出了二者之间互动与会通的可能性。

    2023年12期 No.15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 中德流亡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以安娜·西格斯和白朗为例

    马羽茜;王艺颖;许诗绮;

    二战后的流亡文学时期,中德两国的女性意识均有了一定发展。在众多流亡文学作品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女性形象。本文以中德流亡文学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安娜·西格斯和白朗为例,比较作家自身及其塑造的女性角色,探讨两国女性个人意识与家国意识在这一时期的异同之处。希冀所得结论对当今女性应对困境,追求权利,培养爱国意识提供借鉴。

    2023年12期 No.156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再现作为虚构的一种表现形式

    易蓉;

    纳尔逊·古德曼作为美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其理论也是充满着辩证分析的味道。在其众多理论当中,他的虚构理论虽少有专题的研究,但其虚构理论的移动因子总是活跃于很多研究者的笔下。总而言之,纳尔逊·古德曼的虚构理论概括而言即为一种文学的虚构,具体体现为一种语言的虚构。就如同他分析哲学家的身份与其他多种身份并存一样,虚构理论总是藏在许多概念的背后,需要通过分析论述方可得知。而再现(Representation)~(1)作为其虚构理论的亮点之一,不仅是一个概念,还是虚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再现作为纳尔逊·古德曼在《艺术语言》中首要阐述的概念,区别于相似、模仿和再现为。本文着重于再现与三者的对比阐述,以理解古德曼的虚构理论。

    2023年12期 No.15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援诗艺入集句诗——王安石集句诗写作略论

    李娅琳;李佳静;

    集句诗写作至北宋王安石到达了第一个高峰。王安石开拓了集句诗的体裁,丰富了主题的表达,提升了集句诗的艺术水平,其内在机制是以严肃心态进行集句诗写作,在集句诗中加入了相当的诗歌创作经验,王安石的集句诗写作,体现出其“如出己意”的用事方式与要求、“借事以相发明”的诗歌表现技巧,超越了原有的集句诗写作规则。王安石以写诗的方式写作集句诗,以写诗的观念重新规范集句诗的作法,开拓了集句诗新的发展空间。

    2023年12期 No.15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洛夫克拉夫特小说中克苏鲁原型

    仲华华;

    美国恐怖文学与幻想文学代表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克苏鲁形象丰富,为人熟知。克苏鲁大致有类人类、章鱼、恶龙三部分形象,从神话原型分析它,可知它是欲望、生殖崇拜、自然畏惧的多重复合,是洛氏“宇宙恐怖观”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Cthulhu形象,一窥洛氏的去人类中心化思想和宇宙冷漠主义。

    2023年12期 No.15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新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主题——以迟子建、孙惠芬为例

    万彤彤;

    20世纪末,以“和谐”为核心思想的生态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新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可以发现,以迟子建、孙惠芬为代表的作家针对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进而产生了具有共性的创作主题,拓宽了女性文学写作领域。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出发,分析迟子建、孙惠芬新世纪以来的部分作品,探究其创作主题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并讨论生态女性主义对新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

    2023年12期 No.15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妒妇喻”的认知解释

    朱羿;

    本文采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言学分析方法,对《鹤林玉露》中的“妒妇喻”进行研究,以“能言鹦鹉”喻作为对照,提出用于分析比喻的新范式,借此解释接受度偏低的“妒妇喻”的含义和性质,并进一步总结出书中两类比喻各自的成立条件和不同作用、目的。

    2023年12期 No.15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论“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以李攀龙五言古诗创作为中心

    王瀚乐;

    李攀龙在《选唐诗序》中提出“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这一观点代表着李攀龙本人对于五言古诗的诗学理念。结合李攀龙五言古诗的实际创作来看,其五言古诗所摹拟的对象,是以汉末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为代表的汉魏古诗,这代表汉魏五言古诗在李攀龙心中是五言古诗的最高艺术典范。从其诗论价值看,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这一论断虽然有些许片面,但是在客观上,却促使其后学者加深对五古这一诗体的研究与讨论,这无疑对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年12期 No.15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文化集萃

  • 清代汲县学校教育研究

    安琳;

    汲县教育源远流长,至清朝时期极负盛名,经正书舍更是被誉为“中州文明之权舆,河南学校之先声”。随着清末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为培育新民,开启民智,汲县又致力于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如中小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女子学堂、法文学堂等,吸引众多外省外县青年来汲求学。汲县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教育的近代化,在河南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23年12期 No.15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性善还是性向善?——孟子性善论探析

    李玥蒙;

    孟子的人性论在中国人性论史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篇章,它对整个儒家人性论和道德哲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要想系统地学习中国哲学,必然绕不开对于孟子人性论的理解和把握。先秦时期,有关人性的论说众多,孟子的人性论在诸多流派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针对其的质疑与讨论也层出不穷,本文要探究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向善。

    2023年12期 No.15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政治哲学视域下基于《理想国》的正义论解读

    朱祺;

    正义是贯穿《理想国》的一条主线,同时也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代名词,深刻体现了其哲学思想。“理想国”正是建立在以个人灵魂和谐统一为根本的、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相互联结促进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处于和谐社会中的我们理解正义、追求正义,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023年12期 No.15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宋朝地方政府对属官的管理——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中心

    赵梓懿;

    宋朝的政治制度从中央到地方都构建得精致而繁复,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备和严密程度又为历代所不及,法制化进程亦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有序运转,社会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空前的繁荣。然而,地方的发展与社会的治理离不开地方政府所配备的广大中下层属官,是他们具体执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决策,保障了国家体系的正常运转。本文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研究中心,尝试通过分析宋朝地方政府属官管理的特点、方式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来启发当今地方政府对中层领导干部管理的一点思考。

    2023年12期 No.15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从南海夺田案看明代正德年间的法制生态

    王金鹏;

    梁储作为明代朝中大臣,本该客观公正,教子有方,而其子梁次摅却夺人田地。梁次摅还作为案件主谋,派人将地方豪强杨家及其邻居异姓男女几乎三百人杀害,之后更将杨家居住一带抢掠一空。而梁次摅竟然免于死刑,而且处罚非常轻。经过分析得出是由于正德皇帝出于治国的考虑,再加上梁储以退为进,以权谋私,制造了这起冤案,反映了正德年间的法制生态的脆弱。

    2023年12期 No.15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 重思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乔涵;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占据重要地位,其所提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从经济维度、文化学维度以及意识形态的维度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标准化、齐一化、欺骗性及意识形态统治性,并指出大众文化已丧失了艺术的自由和超越性的本质。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大众文化理论的提出,有其预见性和革命性,但也存在批判过激等局限性问题。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文化产品日益泛滥,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又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建设也具有参考意义。

    2023年12期 No.156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汉魏洛阳饮食文化的发展

    陈静静;

    汉魏时期是一个开放、发展、融合的时代,洛阳在这一时期的动荡与变迁中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洛阳饮食的丰富提供了物质基础,饮食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食品种类增多与烹饪技术的提高,洛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的繁荣,对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是提高洛阳饮食水平的重要原因。

    2023年12期 No.15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文艺观察

  • 国产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中女性主义的凸显与困境

    田龙过;刘夏薇;武梦瑶;

    随着社会思潮与女性主义的不断进步发展,国产动画电影所塑造的女性角色也开始颠覆以往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尝试构建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白蛇2:青蛇劫起》作为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要叙事主体的国产动画电影,它突破了以往男性主角建构故事世界的传统。在影片中注入新时代内核,通过虚拟世界的奇幻冒险,镜像呈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自身的身份焦虑,以及女性群像构建的多元化和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凸显女性意识的同时,也依然难逃女性被凝视与女性主义表达偏离的困境。

    2023年12期 No.15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与创新

    刘硕;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的民族民间舞中承载着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在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水平显著提高。但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也是处在高速发展与紧张的时期,这就要求更多的中国舞蹈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寻找出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来确保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期待将进一步探究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编舞技法与创新,为今后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23年12期 No.15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18世纪欧洲绘画中的“中国风”——以荷加斯画作为例

    陈琳佳;

    18世纪,在欧洲突然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的浪潮,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对中国风格青睐有加。本文主要探究“中国风”浪潮对欧洲绘画的影响,以荷加斯画作为例,讨论在中国风绘画艺术席卷的18世纪的欧洲,那些欧洲本土作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国风情,在当时时代的审美需求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以展现中国为主题,或将画作融入中国元素,或在技巧上中西并用,呈现出具有中国风格的西洋画作。

    2023年12期 No.15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河南曲剧《古树老宅》对宜阳方言传承的价值

    王佳烨;张燕;

    河南曲剧作为地方曲剧的一种,近几年响应中央号召发展迅速。其中《古树老宅》是由宜阳高村农民剧团自编自演的一部讲述农村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河南曲剧。本文通过河南曲剧《古树老宅》对宜阳方言传承的价值进行探究,首先从河南曲剧的方言基础入手讲述目前河南曲剧的发展条件和前景,其次从《古树老宅》的方言特征来论述《古树老宅》对宜阳方言的传播价值,最后通过分析《古树老宅》剧本中出现的方言词汇总结方言传承的实际价值,挖掘探究宜阳方言之“美”。

    2023年12期 No.15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 基于大运河苏州段的插画设计表现

    蒋艳俐;张颖娉;吴宇纯;

    一条京杭大运河,承载的是悠长而深远的,绵延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贯穿南北五大水系,流经八个省市,见证着两岸中华儿女的兴衰成败。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作为大运河一个重要的沿线城市,与运河一样,拥有着两年五百年的历史,与运河互相滋养,彼此成就。千百年来,大运河苏州段也引得许多中外艺术家青睐,或描绘其静谧流淌的姿态,或描绘其两岸风貌。本文立足大运河苏州段,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与意义。结合文旅融合的政策背景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运河文化带所做出的重要指示,分析古今中外艺术家对运河的描绘及现代插画设计的发展现状,插画中图形、图像的表达方式、媒介的运用等,从文化出发,结合现代插画多样的表现形式,试图寻求一条主题性的插画创作道路,并运用于今后的插画设计中,为下一步品牌化、IP化、物料延展等提供参考,同时为大运河苏州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2023年12期 No.156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鲍德里亚仿象理论视域下的《黑客帝国》

    罗云标;

    鲍德里亚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仿造”“生产”和“仿真”的三个阶段,这一深刻的理论由《黑客帝国》系列电影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阐释。将鲍德里亚的仿象理论与电影《黑客帝国》相结合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分析当代信息技术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也可以为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人类生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023年12期 No.156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文化传播

  • 归化异化视角下《额尔古纳河右岸》徐穆实英译本研究

    陈美龄;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由迟子建所著的一部长篇少数民族题材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英文版由汉学家徐穆实翻译,其译本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在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文从归化异化的视角分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翻译,梳理译者徐穆实所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归化异化策略在翻译时的优势与作用。

    2023年12期 No.156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目的论视角下电影字幕英译分析——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刘阳;

    新媒体时代下,中外交流不断拓展与深入。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充分表达电影内容,电影的字幕英译是带有目的的翻译行为。本文以目的论视角切入,以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对《我和我的祖国》的英文字幕进行分析,旨在为国产电影的字幕英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12期 No.156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 关联论视域下《长干行》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比研究

    潘曼曼;

    文化负载词是指各民族国家之间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等差异在语言词汇层面上的表现。《长干行》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喜爱,被先后翻译成英文,但因文化差异原因,研究者对其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各不相同,缺少系统性。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基于许渊冲和埃兹拉·庞德对《长干行》的英译本,分析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023年12期 No.156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文化综合

  • 话语标记视角下的交际者意图研究

    陈雪;

    话语标记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而话语标记本身则以某个固定词语或者固定搭配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考究它们在话语交际中给交际者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交际者的意图、态度、动机等方面。本文以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的文字实录为语料,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以探究话语标记在访谈言语过程中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模式为主要内容,最终确定交际者的真正语用意图,从而揭示话语标记是如何在言语交际中确保交际的有效性,即发挥对交际者意图的表达、传递和强调的作用。

    2023年12期 No.156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性别称谓语研究

    岳芸;

    网络性别称谓语的出现和运用能够反应新媒体网络时代的社会文化。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出现的网络性别称谓语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性别称谓语的变化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究网络性别称谓语变化的社会现实原因和性别文化。

    2023年12期 No.156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甫”族字探析

    丁玉彬;

    由同一“母文”孳乳的,因而在形、音、义三方面均与“母文”有联系的一组汉字被称作“同族字”,这些“同族字”组成的集合被称作“字族”,研究“母文”孳乳同族字规律以及同族字与“母文”之间关系的理论便是“汉字字族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以《说文解字》和《大广益会玉篇》中所收从“甫”得声的汉字为语料基础,发现其中有24个汉字是以“甫”为“母文”孳乳而来的同族字,这些同族字分别以母文“甫”的本义“种植瓜果的园地”、引申义“成年男子的美称”以及引申义“广、大”为义核孳乳而来。

    2023年12期 No.156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曲水流觞”在园林景观文化中的应用研究

    胡英;

    曲水流觞历史悠久,有着文化和美学两个层面的内涵,是中国园林景观理水的重要手法之一,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本文从曲水流觞的起源到发展演变、内涵、曲水流觞与园林景观的关系等方面来进行研究,以苏州中航樾园和流水印为例探究曲水流觞的“形”与“意”方面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并以此提出曲水流觞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希望对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2023年12期 No.156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家庭冲突语的不礼貌现象研究——以《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例

    王晋文;

    本文基于Bousfield的不礼貌模型,统计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家庭冲突性话语,从素质面子不礼貌、关系身份面子不礼貌、公平权利不礼貌和交际权利不礼貌四个方面对不礼貌言语行为及具体实现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小说中家庭成员矛盾冲突的深层原因,阐释不礼貌策略的语用理据,为改善家庭人际关系和促进和谐家庭环境提供新视角。

    2023年12期 No.156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韩城司马迁祠的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李丽;

    司马迁祠最初由西晋汉阳太守殷济建于今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龙亭原半山处,后又经北宋、金、元、明、清各朝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司马迁祠对我国古建筑、碑文石刻以及地区祭祀活动的研究提供了众多帮助。

    2023年12期 No.156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封三

  • 今古传奇学术出版中心征稿启事

    <正>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通俗文学期刊集团,曾多次荣获中国期刊奖、百种社科期刊奖、湖北省优秀期刊奖、湖北十大名刊、双十佳期刊奖及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旗下有《今古文创》《新楚文化》等学术类期刊,《今古传奇·传统版》《今古传奇·纪实版》《今古传奇·人物版》《今古传奇·武侠版》《新传奇》等文化休闲类报刊。集团已实现多种经营并举,涵盖报刊、图书出版、广告、数字新媒体等领域。

    2023年12期 No.1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下载本期数据

主办单位: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出版周期:周刊

ISSN:2096-8264

CN:42-1911/I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创刊时间:2020

 
访问量:6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