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克红;靳慧;
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生态小说《天根》不仅反映了人类面临的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而且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之下父权制体系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压迫。作者在小说中将女性问题、自然问题歧视置于对西方二元论的批判语境下,通过小说中唯一女性形象的塑造,阐释了女性在反抗男权社会压迫、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中的双重救赎价值,赋予了女性强烈的生态和文明批判的意义,表达了对处于弱势和他者地位的女性、自然的价值认同。
2024年09期 No.20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张卓妍;钱华;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用多段各具特色的婚姻,展现了彼时社会背景下英国年轻人对婚姻的理解和追求。一直以来,人们常赞美男女主人公的浪漫理性婚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夏洛特等人物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婚姻观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探讨《傲慢与偏见》中的现实主义婚姻观,揭示其深层意义,可以使人们获得诸多婚姻观方面的启示,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024年09期 No.20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刘煜晗;
“间离效果”又称“陌生化效果”,是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著名戏剧理论。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凭借其唯美浪漫的叙事风格、错综复杂的男女畸恋和日式传统的故事背景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谷崎润一郎通过“《传》——老妪——‘我’”的三重叙事结构,大胆省略标点符号并引入“读者想象力”元素,在拓宽写作技巧之余亦延伸了文艺魅力的余韵。
2024年09期 No.201 10-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王冬梅;
《红王妃》是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代表作之一,小说第一部分描述了18世纪韩国著名王妃的悲剧人生。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从俄狄浦斯情结和无意识学说的角度解读王妃的悲剧成因。王妃悲剧主要是由其丈夫思悼王子和国王英祖之间的对抗造成,而造成父子关系对抗的正是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和无意识。俄狄浦斯情结是男孩成长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男孩成长至关重要。
2024年09期 No.20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金熠婷;
作为康拉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黑暗的心》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流亡人的身份使得康拉德对于殖民主义有着较为明确的认知,但在西方殖民思维和话语霸权的长期影响下,他自身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这种矛盾折射在《黑暗的心》中,并在叙事者马洛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马洛无法摆脱英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影响,但内心的道德力量使他无法忽视在欧洲人对非洲土著的残忍迫害,从而使他陷入困境之中。
2024年09期 No.20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乔莉;
大庭美奈子于197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山姥的微笑》,改写了日本的山姥传说,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平凡女性的一生。主人公与山姥同名,也拥有“读心术”,但在现代社会里,她的话语权被男权压抑。性别压迫与山姥追求自由之间产生的撕裂,使她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出现问题;不平等的性别分工,又让山姥的身体患上疾病。山姥住院后,最终选择自杀来摆脱社会加诸她的疾病,终于重返山林,获得了自由。本文试从文学与疾病的角度,分析《山姥的微笑》中的疾病表征及其叙事作用。
2024年09期 No.20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曹晨阳;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经典之作,肖洛霍夫凭借这部作品在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以鞑靼村的麦列霍夫一家人的命运为缩影,展现了1912—1922年哥萨克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剧性命运。娜塔莉亚是小说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妻子,她美丽善良、吃苦耐劳,一心爱慕着格利高里,但嫁给格利高里后她的悲剧便开始了:丈夫的冷淡、丈夫情人阿克西尼娅的挑衅、丈夫和情人私奔一系列打击摧毁了她,甚至在后来她为格利高里生了一对双胞胎后,她的丈夫还是选择与情人在一起,她无法忍受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在她怀孕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堕胎手术,最终大出血而死。娜塔莉亚的悲剧是时代赋予的,她的悲剧是当时哥萨克社会所有妇女悲剧的缩影。
2024年09期 No.20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侯家琦;
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精神分析方法虽然在病理学的层面上遭到质疑,但其仍不失为一种进入文本的有效批评工具。本文将结合屈原生平和《楚辞》具体文本,探究屈原作品背后的潜意识,进而抽象出屈原在本文、自我、超我等不同阶段的形象。
2024年09期 No.20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陈梦梦;
在晋宋时期的政治环境下,陶渊明仕途受挫,贫寒多病,现实矛盾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寻,陶渊明对生命哲学的感悟正与《列子》思想相契合,在诗文中形成了“憔悴由化迁”的自然生死观和“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的贵生思想。陶渊明“回归自然”的生存方式亦与《列子》“从性而游”之旨相合,对《列子》思想的接受与超越使陶渊明从生之困境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全性保真,达到了精神与生命的平静和谐。
2024年09期 No.201 29-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 鲍砚琴;
本文从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肇敏行成曰直”这一条按语出发,试探“直”这个谥号的含义,并尝试合理解释“肇”“敏”二字的关系和“行成”之义。“肇敏行成”是“肇敏于行成”的省略写法,其中“肇敏”不是传统“敏于行”之“敏”的疾义,而均应释为勉义,即奋勉于德行养成、美行修成的意思。
2024年09期 No.20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胡慧昕;
在魏晋诗人曹植流传下来的《曹子建集》中,有不少篇幅描写了“美人”意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其意象展开论述:首先把曹植诗文中的“美人”意象分为三类,不同的类别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或是对美人的欣赏爱慕之情,或是对自我人生遭际的怅惘,或是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寻;其次,分析曹植在描写“美人”意象诗文中运用的铺叙、象征等艺术手法;最后从儒家诗教的影响及个人性情抒发等角度探讨曹植运用“美人”意象的缘由。
2024年09期 No.20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 魏泽红;孙德华;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历史,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史料。全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诗经》记载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真实地展现了周代各个阶层的社会风貌。《诗经》记载的饮食器具十分丰富,如鼎、俎、笾、豆、簋、尊、爵、斝、罍、兕觥等,它们不仅作为器具使用,还体现着当时尊卑、中和、礼仪等文化内涵。
2024年09期 No.20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刘树蕾;
阮籍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之一,他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的实践者著称,思想深处亦有一颗积极入世的儒家之心。这让他在面对现实的困境与忧惧时,进取而不失超脱,任性而不坠鄙俗,走出了一条近乎审美化的人生之路。这种人生态度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4年09期 No.20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刘盈娇;
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巴尔扎克因其现实主义的精湛写作技艺而闻名于世。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到了20世纪初,他以“巴鲁萨”之名首次进入中国翻译界的视野,从此开启了在中国的传播之路。在众多译者的不懈努力下,巴尔扎克的作品逐渐走进了中国文学领域并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文学传播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巴尔扎克和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特点,以及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
2024年09期 No.20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丁丽君;
京族民间故事作品蕴涵的家园意识是京族作为跨境民族在形成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体过程中的精神诉求和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成了增强族群凝聚力、推进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文化交流的积极动力,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2024年09期 No.201 50-5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杨金萍;
图米纳斯的戏剧作品有着空灵、怪诞又结合轻柔、优雅的风格特色,他导演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戏剧美的张力,体现着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有设置的“第三视角”的角色以及怪诞风格的元素,帮助戏剧舞台达到“间离”和充满游戏化的效果,进而使观众能够获得“游戏性”的体验。但是图米纳斯的作品又不同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秀场,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一出大型的游戏,他是在通过凸显戏剧的即时效果,来引导观众进入更加崇高的境界,走向一种永恒的美。这一切是继承了苏联戏剧家瓦赫坦戈夫的“幻想现实主义”戏剧流派,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构成了他自己的“新幻想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2024年09期 No.201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杨柳;陈彧;
故事世界是由创作者的讲述与受众的探索共同完成的图景,由运行内核与叙事网络共同构成。以“故事世界”为导向,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在挖掘与沉淀经典文本核心的同时,在时空语境、人物角色、情节流程和迁移线索等方面进行继承和创新,进而营建兼具中国风格和现代叙事的“民间故事宇宙”。国产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即是以此路径,对民间故事“白蛇传”进行了跨媒介重构,为文学IP跨媒介改编和开发提供了经验。
2024年09期 No.201 76-7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尚佳晨;
2023年开年头部大剧《狂飙》一经播出便引起大众好评与热议,剧情以涉黑头目高启强与京海市公安局刑警安欣的二元对抗为核心,讲述了京海市盘踞20余年的恶势力被铲除的故事,深度反映了我国对于扫黑除恶工作的坚定信念,以及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决心。《狂飙》作为现象级影视作品,复杂、多面的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制胜关键,使作品热度不断飙升,本文将以剧中反面人物的立体化塑造为核心进行细致剖析。
2024年09期 No.20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郭丽丽;
文慧运用当代剧场的观念进行舞蹈创作,聚焦于个体经验和民间记忆层面的身体文化叙事,研究了舞蹈在社会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其作品不仅推动了舞蹈的先锋形式的发展,还对舞蹈的定义进行了思考和拓展,为舞蹈领域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可能性。由于其文本杂糅了剧场、舞蹈、纪录片等多重文本表意方式,兼并不同视角进入身体叙述层级。因此,对于此类复杂性的文本分析,有必要引入广义叙述学的相关概念,并进一步补充演示叙述的案例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挖掘文慧作品中的叙述框架特征及其媒介区隔,梳理清楚其中的叙述层次,进一步以解释者视角进行文本分析。
2024年09期 No.201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王振宇;
停顿和静场都是无台词、无外部形体动作的戏剧场面,但两者却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特质。本文通过分析曹禺话剧《北京人》的具体场面,阐述停顿和静场所承担的共有和不同的艺术审美作用,帮助观者对两者能够进行更好地区分,以此更好地欣赏剧作。
2024年09期 No.20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尹洪玉;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回应国家号召,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国家发展大局,特别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区政府采取政策扶植、资本介入等措施,致力于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澳门本土电影《妈阁是座城》具有鲜明的作者化风格,叙事内容呈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叙事主题凝聚了对澳门城市文化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身份认同,映射了整个社会的时代发展变迁与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的发展。
2024年09期 No.20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胡丽萍;
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立足于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着重描写了一代知识分子在特定时期历经沉浮、挣扎求存的心路历程,勾勒出一部追求自由的精神磨难史。而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截取陆焉识越狱被捕和获释归来两个片段,描绘人伦温情,突出爱情主题。从“陆犯焉识”到“归来”,导演对“犯”带来的伤痕进行解构,用“归”表达对美好情感的期盼与赞美。张艺谋的改编相当于对原著小说的二次创作,电影的故事情节、叙事结构、题旨意蕴与小说有许多差别,已是两个具有不同风格和内涵的文本。
2024年09期 No.201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