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燕;
儒家的“正名”思想,是由孔子提出并经后人不断发展丰富的理论。从孔子的“名实相应”,到荀子的“制名以指实”,再到董仲舒的“名则圣人所发天意”“名生于真”。在这之中,“名”的内涵意义不断在发展变化,但“正名”思想的目的——为政治服务并无改变。
2023年22期 No.16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万科;
乾隆《直隶达州志》是由达州知州陈庆门主编,继任达州知州宋名立续修的一部以达州命名的旧志文献。该志以乾隆十二年为下限,记录了达州及所辖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在补其他史料不足、纠正史实之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志书中所载录的人物古迹、物产等对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志书“存史、资治、育人”的功能。
2023年22期 No.16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张娇;
成人礼作为人生仪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承认个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办的仪式。山西晋城的开锁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人礼”,包括挂锁、开锁、拍打、回归等流程,具有保全生命及开窍启智的内在含义。但是,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人情债”“面子局”等过度物质化的现象。摒除乱象,推动开锁习俗向好发展,既是对传统民俗的挽救,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矫正,这需要地方政府的良性引导,更需要社会个人的自省与自觉。
2023年22期 No.16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焦洪欣;
中华儒家文化以人性伦理见长,孟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人性伦理体系以“孝道思想”为理论核心。以辩证分析的逻辑脉络剖析孟子的“孝道”思想,从物质与精神范畴,“怨”与“慕”范畴,个人与父母二元分析等角度对孟子的“孝道”思想进行深入阐述是时代的新诠释。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对其“孝道”思想的辩证分析仍有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3年22期 No.166 59-6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 姚紫烨;
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语言的使用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焦点,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前期,他将言语行为区分为二分说即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后期,随着对理论的深入认识,他将言语行为划分为三分说,认为人们在说话时要完成三种行为,即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奥斯汀的三分说为其后哲学家研究语言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他的哲学思想也对其他语言学家的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3年22期 No.16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张赫中;
20世纪中期,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阿尔都塞使用其特有的方法论,提出马克思思想中存在一个“认识论断裂”,用以捍卫“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保卫马克思。但是,“认识论断裂”的提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片面理解,忽视了马克思思想在内容上的连续性。因此,应辩证看待阿尔都塞提出的“认识论断裂”,对其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理论批驳。
2023年22期 No.16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侯俊腾;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农民军领袖,在元末明初农民战争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陈友谅的性格复杂多样,既有坚毅果断、坚忍不拔、不断进取、骁勇善战等积极特征,也有猜忌心重、不讲道义、心狠手辣、迷信武力等缺点。陈友谅争霸征程的成败,与他的这种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2023年22期 No.166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 肖梦鑫;孟柳;
马克思思想始终围绕着关于“人”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面蕴含丰富的人本质思想,这是一部不可忽视的著作。通过阐述第六、七、九、十条的内容,运用文献解读、比较研究的方法找到其中的内在关联,得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本质思想提出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不仅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质思想的抽象性,也提出了实践的观点,为新唯物主义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研究他的人本质思想,有助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2023年22期 No.166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韦露;李曼;
新时期,人们都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对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把人的精神生产看作是以“美的规律”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是发展精神生产的根本,而精神生产则是发展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要素和先决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而精神的生产正是以人类更加全面的需要为目的的。精神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更高层次的精神生产。在新时代,必须重视精神生产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精神层面更多的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年22期 No.16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