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源;
施蛰存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小说创作从现代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他在1936年出版的小说集《小珍集》增加了对真实世界的描摹,显示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呈现出回归现实主义的倾向。施蛰存创作的转变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是作者基于自身创作和外部环境而做出的主动选择。
2024年41期 No.23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宁雅菲;
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之际,他曾增删五次并最终放弃出版的遗作《我们八月见》在他的后人、编辑、译者等多人的协作下得以问世。这是马尔克斯唯一一部以女性第一视角写就并对女性的性冲动进行直面描写的小说,作品篇幅短小却意蕴无穷。本文就弗洛伊德包含“无意识”理论和人格分析说的“冰山理论”对该小说展开分析研究。
2024年41期 No.23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李冰冰;
本文主要研究阿瑟·米勒的戏剧《推销员之死》中的橄榄球叙事,对于橄榄球这一物品的研究并不多,但作者常常将其安排在重要的情节中。首先,橄榄球的出现实际上象征了威利对儿子错误的引导和教育;其次,它暗含了威利对儿子比夫寄托的梦想和希望;最后,它也象征着比夫对自我梦想的追求和希望得到父亲认可的愿望。
2024年41期 No.23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靳冉;钱梦琪;史云舒;
艾丽斯·沃克在其代表作《紫色》中展现了作者特别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沃克在对“妇女主义者”进行定义的时候,明确地指出,一名妇女主义者,要爱自己,爱民族,爱其他女性和作为独立个体的男性,是大同者。茜莉作为妇女主义者的完美代表,这三种“爱”表现了沃克人道主义的三重内涵,即自我、平等与博爱。本文将通过镜像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紫色》中展现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具体地分析与总结。
2024年41期 No.23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王天钦;包晨曦;王舒;
虽然《杀死一只知更鸟》再现的是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但身处反文化运动勃兴的前夜,哈珀·李身为作家的社会良知促使她以彼时正在酝酿发酵中的反主流文化意识重构大萧条时期的历史叙事,并在小说中建构了一系列具有反文化精神气质的人物形象。与时代精神的契合,也构成该书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迅速经典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文化研究视角为棱镜,透视小说建构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人物群像,旨在通过有机融合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创作时代背景,揭橥美国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嬉皮士文化、新左派运动等反主流文化思潮的人文关怀与价值追索,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价值理性借鉴。
2024年41期 No.233 18-2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包利未;
本文解读《手中纸,心中爱》中主人公杰克的成长过程中言语焦虑的获得与消解,以及身份重构。儿童时期遭受的种族歧视使杰克讨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拒绝说中文,在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他鄙视中国文化并遭遇了自我认知的迷失。在被母爱所感动后,杰克最终理解了母亲,理解了她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他与过去的经历和解,开始重新学习中文,重构了自己的华裔美国人身份。
2024年41期 No.23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 李秋卉;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剧作家,是美国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被誉为“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同时因为奥尼尔在创作时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悲剧性经历融入了剧本中,《榆树下的欲望》也是一部无意识自传作品。本文通过创伤理论视角,结合奥尼尔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经历,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创伤与救赎,揭示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必然会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导致伦理的丧失、人性的毁灭,而爱与联结可以使人类获得拯救。
2024年41期 No.23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赫抒雁;
《细雪》是谷崎润一郎的杰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风格细腻地描绘了关西莳冈家四姐妹的生活点滴。鹤子,作为家中的长姐,她的形象承载了日本文化中最为传统的女性特质,她没有自我意识,一生致力于维护家族的荣耀。然而,在时代的洪流中,鹤子所追求的一切最终被无情地吞噬,她的形象成了一种悲剧性的象征。本文通过对鹤子形象的解读来说明鹤子身上所承载的悲剧性。
2024年41期 No.23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 冯雅兰;
在爱伦·坡的哥特小说研究中,物因其阴森、诡异等特点通常被认为是恐怖、惊悚的源头,而在思辨实在论的视域下,这些物制造恐怖的手段并非仅仅是它们的外在表象,深层缘由需要向内探求,抵达物本身。爱伦·坡将物看作一种本体论上的主体,反对人类将其视为客体他者并沦为空洞的文化符号或只作为一种渲染恐怖氛围的工具或手段,这种本体性力量颠覆了人的理性大厦,消解了人类的主体性神话,颠覆了人类本体论上的优越感,通过呈现某些未知的神秘力量来彰显物的施事能力,并且达到极致的恐怖效果。通过彰显物的本体性力量和恐怖效果,人可以重新反观自身,以更加谦虚、包容、富有想象力的姿态和视野重新认识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2024年41期 No.23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 杜莹莹;
美国当代作家T.C.博伊尔的《地球之友》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及其对环境和大众的影响。为了源源不断的利润,资本主义允许资本家剥削自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同时,资本主义运用国家权力支持对自然的剥削,包括将砍伐原始森林美化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动用武装力量与司法权力镇压环保主义者的行动。此外,资本主义为更多地盈利诱导大众过度消费、高消费,从而销售过量生产的产品。在小说中,资本主义对利润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
2024年41期 No.233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